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第598章 297灵魂的自由畅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598章 297灵魂的自由畅想(2 / 2)

比如小车,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比喜欢第一乐章还喜欢。

这种风格影响了莫扎特的后半生。

变成了一种动感的颗粒造型,而非静感的雕塑化呈现。

此刻他微笑着看向乐队,他在第二乐章的工作完成了,再没有一个音符需要他。

这些曲目都是李安的常备曲目,具体他自己也记不住是什么时候练过。

筹划买琴那段时间,他尤其喜欢弹k576。

就在这时,李安右手中指五指同时落键,左手小指大指,四根手指同时落下。

前后分离的音符像是在另一个维度重合,但又彼此有先后。

菲利普的想法是如果这是在巴黎,他今晚一定会写一篇长评狠狠地抨击一下这名叫李安的年轻演奏家,之前他还说这名年轻人值得乐队尊重,现在他要收回自己的话。

现场再次陷入安静。

所以相比贝多芬的艰深,他内心更喜欢身处莫扎特音乐中的自由吧。

所以等到真正会面那天,他想问李安的问题还得再加上一个,第二乐章的速度到底是不是方永波的想法。

按下d音过后他并未着急松开,而是在左手加入了一点渐弱,并在下一小节的第一拍改用指尖触键给予强调。

老汤听到此处处理,理所当然地以为接下来李安还要故技重施。

照片画面上,双簧管演奏者扬起的乐器宣告第二乐章到此结束。

赵伟达和刘丰瑞的想法一样,对于慢的东西他打不起精神,他只能说老师是牛逼的。

老魏很难说他此刻的心情,他几乎是硬啃着听完第二乐章,他不能说不好,但好也说不出口,他只能说太跳跃了,也可能是他老了。

“噹—”

三组音程如同告别的动机三音程,但在这里没有告别,只有归家的呼唤,像一位深情的母亲,无私,博大。

听到这里,方永波便彻底放心了。

停下的乐手,包括方永波,他们也把身体转向钢琴的方向,他们此刻也化身现场观众一般。

而宋康则是另外一种感觉。

一版是注重内声部表达,另一版着重外声部表达。

就是这第一个音,成为整段华彩乃至整个乐章的中流砥柱,最终承载住了所有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彻底活化了这个乐章的“慢。”

乐团整齐收音,现场进入真空,台上再没有半点声音。

小车喜欢。

如同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李安三组音程落下,今晚这部k414便彻底活了。

并且当时方永波对于他的第二乐章没有提出什么不满。

但我们可以从以下细节发现,在于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钢琴作品之间,李安似乎更偏爱莫扎特作品多一些。

所以相比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刻意讨好的第一乐章,他没有办法不钟情第二乐章中的速度,如缓缓的场合,流淌着说不尽的自由和忧愁。

谁不想早点回家呢,可发现路越走越长。

那琴声就像一支心灵独舞,那种灯火阑珊之处凄怆的诗意下,乡关日暮的雾气弥漫中,藏着的竟是一副坦然自若。

霍晓东则是觉得该乐章过于朴素,失去了莫扎特音乐的本貌。

他不知道音乐要将他带向何处,但他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或许莫扎特将这八小节旋律放在一首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希望他的恩师走得慢一点,走得从容一点。

老汤微微点了点头,回味着心里说了声妙。

那会小车和马可还是田宇的学生。

尽管他开过一整场贝多芬专场的音乐会。

听着耳边安详的旋律,李安一边跟着音乐走,一边又让音乐带着自己回到过去的某个场景。

方永波觉得都很好,让他自己选。

一声整场都没有出现过的音量,呐喊般的号角过后隐于平淡之中。

李安和方永波第三次对视,很显然此刻两个人都显得无比轻松。

这一幕引得台下一阵小小骚动,

指挥明明显是在搞事情啊,连续几个角落响起笑声,不过笑声马上又都消失掉。

其中第二乐章最为让他头疼。

他安参悟不透,冥冥中,他只感觉这应该是一部慢速的舒缓乐章。

既然是慢,多慢才算慢。

随着音乐来到华彩段落,李安的目光终于收回看向键盘,

对于这首作品,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接口,如果李安接不好,乐队前面冗长的序奏就变成了无根之音,整体效果会大打折扣。

钢琴的华彩过后,乐队再次响起,做结束部的陈述。

当时他心里蓄满一股冲动,下课之后他便把自己锁在书房。

第二乐章的处理完全没有按照莫扎特的意图进行,不尊重作曲家的演奏者,不值得任何人尊重。

缅怀j.c巴赫的部分也只有前八小节,随后出现了第一乐章的主题,d大调主音的重复出现让音乐色彩发生了一百八十度扭转,接着钢琴出场,独奏第二乐章主题。

方永波接过音乐之后也无须再刻意强调什么,第二乐章超出他预料的完美,接下来他只用和李安配合完成第三乐章就可以了。

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速度,并弹了两版发给方永波。

不知算不算的上众所周知,作为j.s巴赫最小的儿子,排行老十一,j.c巴赫在键盘乐上的创作上对莫扎特有着深远影响,并把意大利如歌快板风格交给了莫扎特。

看似一句话就说完的段落关系,其中又有什么奥妙。

或许也就是因为红楼音乐会让他赢得满堂喝彩,他后面才有意识在练习所有作品之前都尝试着解读谱面之外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他还是说不清楚,大概还是源于一种来自心底的感召。

这里的听众是指跟着音乐在走的听众。

正如此刻,听着乐队将第一乐章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现,他就知道接下来他要怎么去接过。

所以他很少会去思考如何去处理莫扎特音乐的情感。

然而李安接住了,还是稳稳接住。

这一声口哨,所有人都震惊地看向吹口哨的大胡子男低音。

大胡子男低音也没有想到刚才还欢乐无比的现场就在他吹响口哨时一瞬安静了下来。

面对此情景,他显然有点水土不服。

他做错了什么?这不是音乐节现场吗?

不同于传统音乐会的严肃,音乐节,它本身就是个节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