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化学研究不光在儒学上,就是在小道之上也颇多有益天下之处,”王文龙笑道,“就比如段道长研究感光液所得的照像术,所照的照片刊登出来,反响远胜于过去的手绘插画。我和段道长今日也把照相机带来了,在抚台衙门恭候大抚时便在巡抚的小园中拍了一张相片,不知陈大抚可想看看?”陈子贞好奇道:“照片在哪里?”
段逢紫道:“大抚稍待,我马上就将相片洗出来。”
为了给陈子贞演示照相技术,段逢紫和王文龙早在来衙门前就已经带好了全套洗相片的装备。
陈子贞对照相过程颇为好奇,听说洗相片需要暗房,立刻吩咐人将一个放佛龛的小室用布缦围起,做成洗照片的暗房。
他跟着段逢紫和王文龙一起进入暗室,看着段逢紫拿出底片并且、倒入显影液、夹片晾干。
段逢紫研究出来的照相技术是一种火显技术,需要通过高温才能将显影液定在照片上,照片晾干的最后一步便是点燃一盏清油灯,然后小心翼翼的在火焰上燎过照片。
眼看着经火后一张风景小品渐渐显露出来,陈子贞的惊讶溢于言表。
“这是我后园的那株腊梅?有意思,有意思。”
玩相机,本时空大概没人比王文龙这个前世的视频博主更专业,上次段逢紫拍照只为了采访,拍摄角度颇为平淡,而此次为了给陈子贞展示照相技术,王文龙特意在园中选取了一处不错的构图。洗出来的照片中枯梅、假山互相衬托,雅致之中还带着一点孤寂之感,有点儿宋明小品画的意思。
陈子贞也是书画爱好者,看了这张照片后,顿时便觉得照相术比起水泥有意思的多。
王文龙趁机说道:“我们还带了几张底片,不知大人是否要留个小影?”
“这东西还可以给人拍照?”陈子贞问道。
“拍人拍物都是一样。”王文龙点头回答。
陈子贞顿时感兴趣,点头说道:“那便有劳建阳和段道长了。”
段逢紫去整治相机,王文龙则为陈子贞出主意道:“大人何不教下属将这饭堂布置一番,弄一些文房,手中再拿柄折扇,如此方有儒门气度。”
陈子贞眼前一亮,连忙换来小吏布置拍照场景。
别以为儒门士大夫就抵触照相,照相技术在原时空发明后不久立刻就传入了清朝,清朝官员对此趋之若鹜,从林则徐到曾国藩,人人都留下相片,还有人专门请外国摄影师到府中拍摄全家的小影。在玩乐需求上,儒家士大夫阶层可一点也不保守。
段逢紫研究出来的照相技术在王文龙看来还非常原始,曝光时间非常长,拍摄人像至少需要被摄者一动不动长达五分钟,过程中被摄者面部的表情变化稍大一些,拍出来的人物五官就会糊掉。
但陈子贞却对此乐此不疲,拍了一张“巡抚文房相”后,陈子贞又兴致勃勃的移驾府门口,叫轿夫抬来轿子,唤来衙役举牌站班,陈子贞自己则换上官服,一会儿做出坐轿的样子,一会儿做出审案的样子,一会儿叫班头摘了帽子装作百姓,做出体察民情的模样,拍了一套“巡抚出巡像”。
最后陈子贞又撺掇着王文龙也穿上官服,站在一起拍了个合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