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主角罗一李泌穿越到大唐> 第285章 靺鞨人的力量配得上野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85章 靺鞨人的力量配得上野心(1 / 2)

靺鞨人已经立国五十多年,并且全方面学习大唐,使得国力蒸蒸日上。

不管有没有正式被大唐册封为渤海国,很多行商已经将其称为海东盛国。

光是依赖繁华可称不上强盛,必然离不开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

而进入柴河城内,罗一只是粗略看了几眼城内的布局与来往的行人,不得不承认那些行商并未夸张。

商业上自然是比不得东亭与柳城,毕竟没几座军城能像东亭一样设立行市。

不过这两处在全大唐都是能排的上号的,柴河城比不上再自然不过。

其实这里还算比较繁华,街路两旁的店铺并不算少,远超营州其他各城。

管中窥豹,靺鞨人国土最西边的这样一座军城,都能有如此多的店铺,可见其他各处稍大一些的城镇也一定如此。

而商业的发达,会增加百姓的欲望,而欲望又会成为一种动力。

获取喜爱的商品后,又会增加人的幸福感,幸福指数高,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此地。

这样一个良性循环,靺鞨人的繁盛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好的证明就是街路上那些行人,从服饰上来看,这里不但有靺鞨人、高句丽、汉人、契丹与奚人,甚至还有突厥人和室韦人。

如果这里日子过得不好,是不会聚集这么多种族的人。

如果硬说这些人都是不值更的守军,那么这种情况更为可怕。

这么多民族不但能够聚在一起,而且看着好似相处的还很融洽。

最恐怖的是通过守城士兵的精神状态来看,凝聚在一起的各族,战斗力也还不错。

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是很难。

要知道大唐这边光是河东的突厥与羌人就闹得不可开交。

范阳之所以受重视,很大一个作用就是用来震慑河东的胡人。

而通过这种团结的氛围,罗一又推断靺鞨人是用柔和的手段来推广学习大唐的政治与军事制度。

最底层士兵的信仰与习俗给予了充分尊重,马上的各族还保持着足够的野性,才是保证战斗力依旧坚挺的主要原因。

这让罗一觉得这一次冒险过来很值得,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有个更好更直观的判断。

靺鞨人的力量绝对配得上他们的野心。

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前些年迁都中京显德府,不是怕了大唐的报复。

而是那一带有广阔的沃土,可以发展耕种更好的发展国力。

其实真正缺粮的,或许只是山多的长岭府,就连陈兵十万的扶余、鄚颉两府都未必缺粮。

黑虎山脉的北侧是平原,南侧虽然平地不多,但地势与连忙差不太多,有一段丘陵过渡带。随后才是茫茫群山。

这两处都是可耕可牧之地,靺鞨人的兵制又是继承了大唐的府兵制。

缺粮很有可能是制造的假象,是为了向西边的高句丽人把持的各城,以及正南的新罗蚕食的一个借口。

再捋顺和追溯一下靺鞨人自打立国都干了些什么事,就能更好的验证这个推断。

首先立国的这部靺鞨人,因为附属高句丽人太久。高句丽灭国后被强行迁到营州还不忘复国。

营州之乱的反叛部族中就有他们,而且还蹦跶地特别欢。

就连后来武则天赦免他们的罪行,给两个酋首分别封许国公和震国公,他们都拒绝。

并且趁机向东开溜,说是回到故地,其实就是为了重新立国。可以说是他们是高句丽的真正继承者。大风小说

而立国后,为了自保又是联盟突厥人,又是交好新罗,硬是让大唐拿他没办法。

后来发现契丹人比较猛,总是骚扰他们,又极其不要脸的捡起了当年册封的官职。

大唐为了利用他们制衡契丹人、奚人以及室韦人,就捏鼻子认了。

但是这帮家伙缓过劲,国力有所提升后,立刻开始四处吞并。

就连大唐册封的黑水靺鞨,他们都敢动手,并且还借着这个机会反咬大唐一口。

于二十年前直接水陆同时发兵攻向大唐,再次制造了一次营州之乱的惨景,河北的百姓被屠戮了不少。

可靺鞨人很老六,知道在河北与大唐打不了持久战,退回老窝后,再次不要脸的乞降。

估计是惦记着被俘的俘虏,李隆基不但也捏鼻子认了,还给了不少赏赐。

可以说靺鞨人天生就对大唐长着反骨,只要有机会就会背刺一下。

这会儿猫着发育没出来浪,恐怕是因为这些年大唐还算挺猛。

将曾经无比强大的突厥人彻底按在地上摩擦,契丹人也被折磨的够呛,才没敢出来蹦跶。

但凡有一点机会,他们都不会选择这么慢慢的蚕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