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百舸争流
如果不是身受重伤,韩国斌肯定也会出现在这里。
这是个集团公司高层年终总结的雏形。
今年因为他的原因,太接近除夕夜,李二凤、韩月梅、张凌云他们才没能来参加。
让卫东希望把鄂昌分公司做起来,也有点希望明年可以在四面八方都比较方便的腹地,能召集所有分公司聚会的意图。
所以菜肴送上来,董雪莹先简洁快速的把所有数据给报一下:“加上最新开设的边区分厂,目前六家卫生巾厂,每天出产量一百三十万包,其中约八十万包提供给供销系统,保证了每天平均有二十余万毛利流转在财务系统中。”
供销系统的卫生巾几乎不赚钱。
可只要量大,这个几乎的一丁点每个月也能上百万。
而且这个数据肯定打了埋伏,规模加大以后,商业管理成本的确会提高,但工业成本却肯定会降低。
因为原材料、辅料成本都会进一步降低,甚至生产管理人员还是那么点人。
但呈现给各方的生产成本始终都是四毛八一包。
主要还是靠销售团队直接在各地以八折价格批发出去产生利润,这也是各地销售人员能提成高薪的主要来源。
第一次听说这个收益的刘太元吃惊极了,这就是年产值好几亿的企业了!
一年时间就搞起来?
池世明和吴生云听见都立刻开始算计,但表情反应却各不相同。
董雪莹才是把控所有财权的那个:“资金当然都投入到建设中去去了,所以在我们这里看不到什么铺张浪费的富裕,因为我很自豪,我们带动养活了六家厂总计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名普通员工的生活,创造了这些月收入超过两百元到五百元的工作岗位。”
大半年时间,让卫东能从那么一台误打误撞购买的机器,发展到每个月发几百万工资。
从无到有的管理团队居功至伟。
所以说到这里,董雪莹还转身对旁边桌的沈翠月带头鼓掌致谢。
其他三家厂的日产量都在几万到十几万包,只有商州厂三十多万,江州老厂新厂近八十万产能才是主力。
虽然都有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管理,但实际上的总管权力在沈老三手里。
相比管理需要动脑筋的销售团队,工厂还是要简单粗暴很多。
几乎所有生产力管理人员,都是从她的老厂分发出来,都得给她汇报所有情况。
这也是从奥运会之后,陡然爆发的新厂、商州厂规模,让她不得不开始每天大量时间都消耗在办公室,除了hk那几天,再也没法跟着到处乱跑,其实付出了大量心血劳力却从没给让卫东提过。
听见董雪莹表扬,还偷偷做个鬼脸,好像在说原来你还把我盯着呀!
看见让卫东也抬手对她鼓掌,才起身挤出个夸张的笑容对大家鞠躬感谢,又坐回去给小姐妹俩挟菜,考察是不是能当弟媳。
秦羽烨肯定意外这个成天对她都谄媚讨好的姑娘,居然才是把握了让卫东生产命脉的存在。
而且现在她俩挨着住在一起,经常调侃是外室宿舍,没想到其实地位比她这个投资商深得多。
因为后面的数据很清晰,凸显了卫生巾厂的核心地位。
相机目前已经月产近十二万台,其中有两万台给了供销社,其他能产生约一百万的销售毛利,才是各地销售人员的收入基础。
几乎所有销售人员都是用照相机推销来入门,无论是乡亲、同学、朋友关系,开拓出局面站稳脚跟,才开始大面积推销卫生巾和其他产品。
但以前对让卫东最重要的利润来源,现在明显因为产能和品类限制,不得不让给卫生巾。
每个月销售公司留存的利润还是有几十万,也是董雪莹和各地分公司运转的主要现金流来源,她基本不会把相机利润调拨给任何建设项目,也就保证了让卫东无论怎么开拓,后方根基不会动。
然后sod蜜每个月超过四十万瓶销售,能保证近十万公司存余,更是各地销售的攻坚利器,几乎没有销售成本;
邮电器材厂的收录机产销保持在四千台左右,利润分红也有五六万,但基本都投入到了扩大生产,争取今年能上砖儿台广告跃升台阶;
熟食品厂则不声不响的做到了月产二十吨左右,销售收入二十五万左右,利润嘛,董雪莹没说,因为不断的在投入建设和设备改进,只能说保证不额外投入的完善,等到爆发产能和利润的时候才能看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