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这是跟于松海打过照面的,让卫东反而不敢多说了,天晓得他们是什么关系。
这位还忍不住回头打量这车里年轻得令人发指的组合。
石头被卓玛紧紧护着挤在车尾角,被褥包裹着肯定不颠簸,就像个病公子。
毛儿抱着手臂坐在二排中间,谁也没想到那支77式被他捏在手里,就顶那位主任腰间。
拉姆比妹妹沉默寡言得多,但也无声的抱着那支五六半步枪!
秦羽烨早就拉着头套把自己藏后排角落了。
但都让人言语里充满羡慕:“现在各级都在提搞经济,老于这是打了个样板,他们要走在全区的最前列了。”
让卫东还拐了十多公里,把这两位送到机场,相互留下名片联系方式告别。
那位主任走进去好远,还在回头挥手。
这边行李架不拆了,但长途跋涉还是把箱子收下来铺成床给“伤员”躺。
秦羽烨终于趁着把羊毛毡、牛皮袋拎到副驾座位下,偷偷看了下,瞠目结舌的给让卫东展示。
羊毛毡包袱里五颜六色的各种石头也就罢了,牛皮袋里是整条的金灿灿!
就那种二指宽跟黄瓜条似的金条!
这尼玛拿到江州,在市场上出现就被抓起来坐牢吧,普通人哪有这么多黄金!
让卫东还是不贪功:“你跟各路太太们搞好关系,也有你的份儿,石头毛儿是主力,我跟着蹭。”
那就在省城大肆消费些。
主要是有了车顶行李架,确实额外的东西可以多带些。
那种大型军用防雨布帐篷可以买来罩上面,保护新买的被褥,既然赚了不少,那就多买点这边特有的牛羊皮毛,路上能用,回去也能送人。
秦羽烨本来很喜欢买那些带有民族风的小装饰小玩意儿,可看过座位下那几包五颜六色的顶级装饰品,再看路边地摊上卖的东西就毫无购买欲了。
最后让卫东看着“驮”得琳琅满目的车顶,很有越野味儿,还学着去买了俩二十升的大铁桶,一个装水,一个装汽油,捆严实了在车顶,找了家招待所好好洗漱休息,正式踏上下山之路。
最后恰恰就是多了这个车顶架的一堆东西,才算是救了命。
很简单,已经二月上旬,在这边算是最冰雪封山的季节。
连军车队这时候都大幅度减少运送频次。
一直皮实的铃木面包车,也终于在这几千公里的高原颠簸中出了问题。
前面还好,就算从省城出去往北一百多公里有座著名的圣湖据说很美丽,让卫东他们都不为所动的朝东沿318返回。
这年头朝着哪个方向走都是国道省道,绝对没有高速路。
那就走这条物资运送最多的生命线。
至于景色那就去看来时候捡了212吉普的那座湖呗。
第二天就从省城驱车四百公里歇息在地级市,来的时候住医院,回去就住兵站。
拉姆和卓玛确实不像她们看着那么瘦弱,坚韧的小草似的,落地就忙着做事,拆开车顶篷布,搭建个避风严实的小帐篷,哥仨晚上就在帐篷里睡,秦羽烨带俩小姑娘住车里放平靠背的宽敞大铺。
港妹欲言又止的咬着唇瓣轻笑,还是教俩小姑娘收拾好个人卫生,保养好皮肤香喷喷的才进睡袋。
然后就在第三天,三百多公里日落前抵达那个捡了212的圣湖边时,让卫东知道距离前面镇上还有十多公里,顺手指着湖边岔路:“喏,就是那里面可以到湖边,他们说落日很美的。”
秦羽烨马上美眸亮晶晶,双手合十的温言相求:“去看看,去看看嘛。”
其实她还没说完,让卫东的方向盘已经转进去了,立刻变得颠簸的机耕道,差点把正在给石头削苹果的卓玛摔窗户上去。
果然,这片藏身在险峰峭壁中间的狭长湖泊,没有高原上那些圣湖的开阔。
就静谧得像个文静美丽的少女,掀起一点点面纱给人看。
冬季嘛,半边湖泊都带着冰冻层,晶莹剔透的白色和旁边蓝得沁入心底的色彩匹配。
然后周围都是连绵的雪峰顶,夕阳落下时立刻把雪山之巅都染成金色。
再被如镜面一般的湖水倒影出来,立刻如梦似幻。
俩见惯了雪峰和这种地貌气候的本地少女都看呆了。
秦羽烨更是捧着相机不断拍照。
还罕见的叫毛儿来给她和让卫东合影。
其实这会儿让卫东已经觉得有点不对了:“这油耗不应该这么快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