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办法还是老的好
于松海还是有业绩的,起码把之前的跑马场从极少数兴趣爱好的游乐场,变成了对所有人开放的公众运动场。
更是在周围增加了几层台阶的看台。
这个耗资也不小,他掏空了老婆的嫁妆,也就修了五十米,作为最好位置的观景台。
然后游说自己的大舅子、老丈人以及他们的朋友也修了几段。
如果说之前没有他修的那五十米看台,大家还没意识到这种层层迭迭的围观效果有多震撼,现在都很是喜欢这种方圆百里都聚拢来参加跑马会的恢弘气势。
就算没达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思想境界,孤零零的几个人玩儿,总不如成千上万人围观下的气氛更震撼。
让卫东对这深有体会,哪怕打野球,周围如果有加油喝彩的观众,岂不是更来劲?
更别提小视频段子里调侃的有黑丝美女在边上看,暴扣都要平添几分气势。
黄昏时候,让卫东跟着去看了看,有不少县里人骑了马在场地里小跑做练习,感觉是这里男人的日常爱好。
于松海说到周末才有集中比赛,月末有周边几个县市汇集的赛马,今年开春的岁末大赛必然是众望所归的大戏,还有个把月。
也是因为这看台的设置,让这边抢到了今年的大赛举办,大家都很振奋。
从踏上318的时候,让卫东的视野目光就已经不是普通游客的观景,他都会下意识的考虑要怎么拉动扶贫,改善经济。
所以现在听了忍不住揶揄:“原来这是你的切入点,那就把规模搞大点再完整些啊。”
的确,随着让卫东手指的方向,一段段的看台是有点支离破碎。
三四百米的跑马场视觉震撼还是很强的,普通人习惯的足球场加跑道一圈才四百米,长度一百七八十米。
这里就是按照那种宽度,但把长度加倍,于是周围三五层的看台就变得有点稀稀拉拉。
尤其是于松海修那段在最好的正中间,两侧延伸了些,中间断了些又修了段,据说是弯道超马很有看头,所以两头弯道上又搞了几段。
愈发显得断断续续。
于松海悻悻:“你以为不想修,耗资很大的,让老板来投资啊。”
让卫东才不会把钱在这种地方,但是他能出主意:“这多简单,谁掏钱修,谁就能朝上看台的观众收费。”
于松海嗤之以鼻:“不要谈钱,人家不喜欢钱,钱多了是贪心,贪心要下地狱的,是外人把贪心带来,也教坏了些人,譬如去抢你的那些都是去蓉都看了世界被教坏的。”
这个思路啊,还挺会甩锅嘛。
让卫东就换个方向:“那谁修的,就能谁命名啊,叫松海看台,老于看台,我们要把名字刷在上面,要不只有看台修建者,才有资格颁发奖杯,最快赛马、最快骑手、最快圈速、最强耐力、公平竞赛奖,巧立名目,多搞一堆奖杯命名呗。”
耻于谈钱,那就谈荣誉。
于松海顿时倒吸口气,觉得这事儿很有搞头,掉头给他那边的大舅子、老丈人比手划脚的表述。
让卫东就看石头去跑马。
这种傍晚休闲的练习时段肯定肯定不能飚高速,主要就是在直道上找找感觉,弯道练习感受,更像是熟悉赛道。
让卫东和毛儿也能得了匹马慢悠悠的走,下午玩过的毛儿已经颇有心得,指点大哥要注意扎马步松弛点跟上节奏,你看石头……
石头稍微在外圈跑快点。
他恰恰就是马术师最适宜的身材体型。
让卫东在境外电视台,尤其是去hk那些日子,打开电视就一堆赛马画面,有时听不懂新闻就开着随便放,所以看得也不少。
尽是这种瘦小体型,像趴在马背上的猴子,自然对马的负载就小了许多。
而且这两兄弟那些乱七八糟的传承,练过功的底子似乎总能扒拉出些用得上的细节。
石头就跟扎马步那样整个人蹲坐在马背,屁股似乎都没落到鞍上,非常惬意轻松的找到那个节奏感,让马儿四蹄飞扬,他就如飘絮般在上面摇晃。
就算不懂,看了都会觉得很舒服,让卫东都在想那个什么高楼避震器还是什么,荡漾着跟大楼摇摆的方向形成对冲,反而才是最稳定的架构。
所以哪怕速度并不快,石头都透着股与众不同的韵味,很快场边的目光都不由自主集中到他那。
石头自己也很享受,眯着眼轻抚马脖子,都没那些猛夹马肚抽马鞭拽缰绳的动作,似乎能轻而易举的达到人马合一境界。
让卫东转了一圈,回到于松海站的看台边:“怎么样,我这小弟弟厉害吧?”
于松海不跟他开车:“说定了,有好几个人决定修看台,还去打电话问省城跟其他有些人修不修,估计是能在大赛前把看台全部补完。”
随手抬了指指方向:“这里是以前的御园后山区,所以各方面地位、名气都很大,在蓉都做坏事的往往都是些边缘边区的家伙,所以通过这种要求,是可以发声收拾的,但肯定也不能每次都这样。”
让卫东随口:“那就搞个赛马组织协会呗,我看hk那边就搞得不错,当然这边肯定不能赌钱,那就搞荣誉嘛。”
于松海轻轻的眯眼,开始跟旁边人聊天谈话。
等晚上回到宅院,就问石头有没有兴趣参加岁末大赛,不谈钱,但可以帮让卫东赢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