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37章 试试真的不会逝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37章 试试真的不会逝世(1 / 2)

第237章试试真的不会逝世

就很明显,在能够意识到政策倾斜向商品经济,巨轮在明显转向趋势的人眼里。

让卫东立刻成了香饽饽。

开发区跟江南区围着让卫东的声音简直有点谄媚。

这在八四年的局面看起来简直匪夷所思。

工人就是吃皇粮的牛皮哄哄了,穿四个兜的干部哪怕平易近人的披着衣裳跟群众交流,那也是俯下身的姿态。

商人绝对的没地位。

相亲如果听说是个体户,基本就只有二婚带娃看能不能瞧得上。

但找了个二婚带娃的让卫东,现在显然跳过了个体户的阶段,真正成为可以投资改变一方经济的那种商人。

而且还是极为罕见的内资。

在各方求爹爹告奶奶跪着找港台商人讨要点的时候,他这种内燃机车太珍贵了。

连通知江州本地汽车厂来跟“大投资商”上门服务估计都跟下达命令差不多,中午吃饭前呼啦啦的来了四五家。

当然如让卫东认知的那样,目前合资如火如荼,销售供不应求的两三家大型国企肯定要怠慢些,要么产品型号不对应,要么还在筹备产线,来的都是周边小厂,本身是国营农用机械厂、部队后勤汽修厂之类底子。

说是中巴面包车,能装十几个人,其实基本都是拿载重卡车的底盘改造。

别看手搓外壳尽量刷漆都光鲜亮丽,让卫东叫搬运公司的老司机上手一开,都心知肚明的来给老板汇报是用的什么底盘,问题在哪。

这些厂里的工程师,甚至厂长都连忙捧着递烟说好话,车有什么问题我们都能改,用上就能一直维护。

搬运公司自己肯定也有汽修队,这时候的现状就是所有用车单位都得自己养汽修工,因为车三天两头都会坏,而且没有商业修理厂,全都得自己维护,所以说国营厂的运营成本怎么不高。

就是个浓缩的小社会,从幼儿园到医务室、汽修队、锅炉房啥都得有。

让卫东也好奇的跟着尝试了,他好歹也是自驾东风卡车往返江浙到平京回来的人,行家一说就明白。

这些基本其实都算改装车,而且是试制车。

也就国家没那么完备的车辆制造上路标准限制,谁手搓出来都能上路,嗯,就跟后来小视频里看过巴铁师傅手搓车辆、改装大轴之类一样,我们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一直都在抬手拒绝抽烟的让卫东看了圈,五辆大小不一的客车,最大的普通公交车尺寸,其他三辆才算是十九座上下的中巴车,最小的十一座也就比他那四驱小面包大点。

造型千奇百怪,报价也从三万多到六万。

其中最贵的那辆十九座中巴车,还带了空调。

车厂的销售科长、工程师、厂长隐隐有点投标的意思,我们可以再少点,我们降两千,还有个脑瓜子不灵光的居然拉着让卫东递眼色可能是要给他回扣!

这特么是民营企业老板,这个公司就是他的,要什么回扣。

让卫东好不容易忍住不笑出声,耐住性子讨价还价,引着这些位相互砍价。

还拉着去刚建好的二阶厂房里的“临时食堂”吃过麻辣烫午饭,才笑眯眯的收网:“好,按照刚才的价格,全都买了,现款现货,车留下。”

大家愕然又喜悦,车是卖出去了,可我这报价是想卖好几辆给你吧。

让卫东都不慌不忙:“我们是帮大家解决问题,起码开了个好头卖掉了,以后我们厂也会发展壮大买更多车,你们能精益求精的出更多好车,就肯定会被我们多买,你们看这工地,未来要容纳几千上万工人,哪里是这么几台车就够的,这是我们掏钱买来做测试,最后经久耐用、配件维护充足的才会成为最终胜者。”

大家又被画的饼填得心头满满,兴高采烈的拿着成本价回去了。

沈翠月马上通知财务陪着这些人到外面银行划拨款项。

搬运公司的老司机们刚才还嫌货,现在也立刻欢呼雀跃,因为老板有钱不就证明公司有前途么。

而且让卫东还马上给他们生计:“你们立刻去办手续,每天早晚上下班拉我们的人来上班……不,应该是错峰出行,我们厂以后是早上七点开始上班,下午三点半下班,晚班十一点交接也这样,你们就能在高峰期外去拉别的市民赚钱,公司适当的收点承包费车辆回本就行。”

之前还懒洋洋磨洋工的老司机们,恨不得跪下来叫老爷!

作为一两百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每天早晚那路边挤着等公交车的市民黑压压一片。

现在那都是钱啊!

让卫东还兴致勃勃的跟他们盘算,公交车五分一毛,我们也都按照一毛钱收,优势在于固定线路招手即停,随时上下客。

每辆车分两三班人,一个司机一个售票员,换人不换车。

来来来,先把车都刷成统一颜色,红色是消防队,绿色要带帽,黄色是校车吧,蓝色,就用浅蓝色。

说干就干,这边还在申请牌照线路,那边已经跑出去买了油漆回来涂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