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重生之投资时代> 重生之投资时代 第33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重生之投资时代 第333节(1 / 2)

在苏禹初步讲解完两种投资方案之后,何倩忍不住说道:“天启锂业不过十几亿的资产规模,近几年,一直在盈亏线上打转,市值也不到30亿,你这一下答应他们30亿的投资额度,是不是太多了?凭想象他们也不可能让出控制权,而且就算让出控制权……我们收购这样一家企业来说,也没有任何实质的用处。”

“再说‘泰利森’……”

“资源类企业,在周期反转的时候,确实有非常大的业绩爆发潜力。”

“然而,这依旧改变不了‘周期’的本质,就拿国内的煤炭企业来说,这一年过得有多惨,苏总应该是明白的。”

“我们豪赌进‘天启锂业’这个局里。”

“未来有可能大赚,但也极大概率会巨亏,毕竟周期的顶和底,没人能猜得到。”

“确实,‘锂’这东西,当前随着技术跟进,用途在扩大,需求也在缓慢递增,然而要进入全面的爆发时期,也就是你所说的锂矿资源争夺,锂资源非常紧俏,全球需求远大于供给的情况,还是非常遥远的。”

“资源储备,话语权争夺。”

“那应该是国家考虑的事情,而我们作为投资机构。”

“首要的考虑条件,还是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资项目的盈利可能。”

“我也觉得,30亿的额度投资,过于激进了。”在何倩的反对中,梁斌思考了一会,也应和道,“苏总,咱们公司在‘禹航1号’基金净值除权后,共计回笼的现金流,也就30多亿,总不能一把全部赌在‘天启锂业’这一个项目上吧?”

“还有,你对‘天启锂业’的未来……是不是太乐观了?”

“这家公司10年登陆中小板之后,3年多的时间,无论营收规模,还是净利润,都增长缓慢,唯一可以值得称道的,就是他们的利润率曲线还算漂亮,呈现出持续提升的态势,表明着他们集团内部的成本控制,一直在下降,但这样的优点,对比两市近2000家上市公司,明显还是不够看的。”

“至于整体行业的未来……”

“当前阶段,无论国内、国外投资机构,对这一块的未来发展,判断都是比较朦胧的,鲜少有机构强烈看好,并大规模介入‘锂资源’、‘锂电池’的这个领域。”

苏禹见俩人都比较反对自己豪赌‘天启锂业’这个项目,笑了笑,也没生气,回道:“作为投资机构,首要考虑条件,确实是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资项目的盈利可能,然而……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的本质,也就是投资的真谛,还是投人。”

“打个比方……”

苏禹微笑地道:“站在半年前的时间节点,谁能想到我们‘禹航投资’,能走到现在的这个资管规模,能有现在的盈利业绩?”

“这对于天启锂业,也是一样。”

“你们只研究了天启锂业这家公司当前的财务数据、现状,五年内的发展状况。”

“但并没有仔细去研究执掌天启锂业这家集团的舵手,没有去研究蒋维平这个人,没有去想天启锂业为何要豪赌收购‘泰利森’,乃至不惜一切,大额举债,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得消,都要完成这笔海外收购。”

“你们仔细看一下天启锂业的近几年经营数据。”

“它的净利润率回升,是在什么时候?这家企业的内部成本控制,为何要明显比同类企业要低?”

“还有,它最大的成本支出,是在哪里?”

“前景,市场需求的扩张,周期的爆发,这些因素,的确重要,但我们投资企业,最最核心的一点,还是人。”

“毕竟,企业是由人来经营、管理的。”

“同样的行业,同样的赛道上,经营、管理能力的不同,最终企业发展的结果,也是大不相同。”

“通过各项材料、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自从蒋维平接手天启锂业控制权之后,这家企业的内部状况,一直在改善,内生长能力,已经居于了同行业领先位置,缺的,只是一个乘风而起的机会罢了,而‘泰利森’,就是天启锂业乘风而起的那一对翅膀。”

“根据天启锂业最近五年的经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集团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对于‘泰利森’锂辉矿石的进口,且这个进口额度,呈现出同比每年至少30%的增长幅度,已经成了他们集团最大的负担。”

“这是一家在行业沙漠里,通过内部成本压制,硬生生成长起来的企业。”

“再加上掌舵人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战略大局观,这样一家企业,我没道理不看好。”

“再者,就因为大家对于‘新能源’,对于‘锂电池’的未来需求爆发,存在着疑虑,行业发展,还出于朦胧状态,我们才有这个机会,充分地利用手里的资金,来获得这个行业最优质企业的股权,以及相关优质筹码,从而享受到未来的企业成长红利,以及行业爆发红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我看来,天启锂业加上‘泰利森’,在解决原材料成本问题后,在掌握全球最优质锂矿资源后,就是蛟化龙的过程。”

“还有,行业资源话语权争夺……”

“也许当前来看,没有什么用,但未来,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也许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这并非是国家的事,也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就如同现在的钢铁行业现状。”

“我们的钢铁产能,已经在全球产能中,占比达到50%以上,然而整个产业链端的利润,我们却只能占很小一部分,甚至受累于在原材料端,我们没有掌握核心资源,没有定价权,就算行业需求扩张阶段,大家也只有微薄的利润可赚,这就是没有提前布局,没有前瞻目光的恶果。”

“‘泰利森’这家公司,在锂矿资源端,不是一般的企业。”

“而是拥有着全球最优质锂辉矿石的资源型公司,若非这一次,这家公司出现极端亏损情况,而行业又恰巧处在周期低谷,想要拿下这样一家具有垄断性质的资源型国外企业控股权,是基本上不太现实的。”

“所以,无论从投资角度,还是从宏观战略角度。”

“既然‘天启锂业’主动找上了我们,机会来到了面前,那就不能错过。”

“当然,30亿的投资额度,只是我对刘总所说的初步意向而已,真正算起来……凭天启锂业的体量,以及当前‘泰利森’的状况,他们也吃不下这么多资金,根据我的测算,最终20亿资金,应该就足够了。”

“毕竟,作为天启锂业收购‘泰利森’的直接竞争对手。”

“诺克伍德虽然实力很强,但在未来行业前景朦胧下,对于‘泰利森’的并购意向,如果最终的收购成本超出太多,他们估计也很难承受,大概率会选择放弃。”

“我觉得苏总说得对。”听完了苏禹对这项投资的见解,一旁一直没说话的黎梦应道,“投资的根本,还是投人,‘天启锂业’的这位蒋总,敢于赌上自己几十年的积累,甚至将自己名下所有资产,都抵押给了银行,拼死一搏也要促进‘天启锂业’对‘泰利森’的收购,应该是充分权衡了风险,有着对未来行业发展更深刻的认识的。”

“如果最终投资额,不超过20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