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88章(1 / 2)

088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亲征准葛尔事件在葛尔丹众叛亲离自尽而亡之后终于结束了,四月,康熙班师回朝。

看着写起来只有廖廖数笔,实际上这葛尔丹却是贾赦亲自去解决的,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去把葛尔丹杀了,再伪装成自杀的现场。

当然了,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首先要去准葛尔来回的路程就需要不少时间,更何况要悄无声息的溜进去葛尔丹的营地把人杀了再伪装成自杀现场,样样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贾赦这次却是打着休养身体的晃子住进了当初康熙赐给贾赦祖母的那座京郊庄子上去,然后安排属下易容成他的样子在庄子里活动才暗地里离开了,也幸亏贾赦的手下都足够忠心耿耿,而葛尔丹那时候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众叛亲离了,再加上有意取葛尔丹而代之的人的助攻之下,贾赦的这次行动才能如此圆满成功。

康熙回京,贾赦这个所谓的功臣自然是要被论功行赏的,只不过事情过去也很久了,经过太子的多方努力,因为拉贾赦当挡箭牌而让康熙产生的一咪~咪的不满意早就消失无踪了。

又或者说,康熙对太子的不满意根本就不是因为太子在危险时刻拉贾赦过去当挡箭牌的行为,而是不满意太子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了这样的行为。

说起来好像是一样的意思,但事实上这两句话的意思却是天差地别,康熙在意的不是贾赦被拉去挡刀了,他在意的是,太子的太过不淡定,在那个时候害怕恐惧情绪完全外露不说,连行动都不受控制以至于贾赦受伤中毒不说还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康熙对太子的教导自然是以储君为标准的,作为一个帝王情绪不能外露,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要是谁都能从你脸上看出点什么来那还当什么皇帝?什么都让别人把撑住了离亡国之君也就不远了。

帝王之道不但要做到不将自己真实的情绪外露,还要做到有眼色不能慌乱,在那个时候,他是太子,贾赦是臣子,其实他根本就不用做出这种把贾赦扯过去挡刀的事情,贾赦根本就会自己前去挡刀。

只因为他们是处在绝对的地位有足够的权势,因为贾赦不这么做的话康熙绝对会因为保护不利要了贾赦的命,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说那把龙椅才会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诱使人即使忘恩负义,拭兄杀父,抛妻弃子,,,都只是因为想要靠近它。

太子胤礽最让康熙失望的就是这一点,遇事慌乱不够镇定,太子的那一扯,扯掉的可是让很多人对他心生了嫌隙,平时可能没什么但真到了关键时刻这就是个致命的缺失。

只不过太子是他精心培育了二十多年的孩子,康熙对他的感情并不是假装出来的,在没有触及到康熙最看重的权势帝位的时候,康熙对太子永远是宽容的。

康熙即使生气但在太子有意讨好的情况下很快就消火了,自家的孩子肯定是好的,太子不是他还是个孩子,当时是真的吓到了做出这种事也不是故意的,,,,等他再长大一点成熟一些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康熙在心里不停的为太子找借口,一个是真心觉得自家的孩子好的原因,另一个就是不想承认他悉心培养的儿子不尽人意。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康熙给贾赦的赏赐,除了下圣旨嘉奖了一下贾赦的忠心耿耿勇气可嘉之外,剩下的都是些金银珠宝珍贵药材,再多也就没有了。

就连之后太医院判宋军向他报告贾赦的“病情”也都没说什么,只是让宋军尽力医好贾赦,对他来说,或者是对当皇帝的而言,异姓王,世家勋贵什么的永远是让人觉得膈应人的存在,没他们弄的断子绝孙了康熙都觉得是自己脾性好了。

对于宋军在康熙回京后对他的“看病行为”表现出的消极怠工的行为贾赦表示他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本来嘛这就是他当初算计的一部分,要是能因此让康熙觉得他没有威胁了也算是挺好的一件事了。

这之后,贾赦找了个机会和张雅娴“坦白了”,当然了,在“坦白”之前贾赦自然是“黯然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才胡子拉碴失魂落魄的出现在了张雅娴的视线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