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约翰·凯恩斯的经济账!
英属印度的大吉岭地区,乃是一个产茶胜地,这里所产出的秋摘红茶,带有独特的果香和蜜香,被英国人称作“红茶界的香槟”。
此刻,艾略特教授手中端着的,便是极其受英国欢迎的大吉岭红茶。
如今经济不太景气,但这大吉岭红茶的价格还算正常,收入远超中产阶级的艾略特教授,可以每天下午茶来上一杯。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之所以能够喝上便宜香浓的红茶,还跟一段历史有关系。
十八世纪之时,华夏茶叶传遍全世界,为清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外汇,而英国不产茶叶,且当时清政府对于茶叶生产和种植技术技术严格保密。
某种意义上,英国人殖民印度,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摆脱自己长期的贸易逆差地位,自己掌握对于茶叶的供应。
以此可见,当时的英国人对于茶叶的强烈需求。
“某种意义上,大部分战争的源头实际上就是经济账。”
吴宓看着对方手里面的红茶,想起了之前在邮轮上,包国维跟自己提到的那些概念。
先前,吴宓还以为对方,只是以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身份,结合经济学,跟自己谈论这些事件。
现在他不免有些控制不住自己脸上的表情。
“包国维这个小子,他原来真的懂经济学啊?”
至少从报纸上面的内容来看,包国维的经济学水平得到了英国人的认可。
《东方文学家的反抗!一人对抗三百议员!》
看到这个标题,吴宓不免嘴角抽动了一下,英国的新闻媒体,显然比起国内更加的标题党。
毕竟,国内许多新闻媒体,大部分都是在模仿西方这些已经成熟的体系。
“昨夜在切尔西大教堂举办的文化沙龙之中,发生了一场对于大英帝国未来发展的激烈讨论,在议论之中许多优秀的议员先生以及教授发表了属于他们的看法.”
艾略特的手中是一份《泰晤士报》,比起其他报纸来说,《泰晤士报》即便是标题夸张了一点,里面的内容还是趋向于官方视角。
“奥斯瓦德·莫斯利先生发表了一些较为偏激的言论.”
“突然出现的乔治·奥威尔先生或许有一些社会主义倾向”
“哈罗德·拉斯基先生,这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对于莫斯利先生的错误言论进行了严厉批判,也声援了可怜的乔治·奥威尔先生.”
《泰晤士报》作为一份官方背景的新闻报,自然是偏向于如今的执政党——工党。
吴宓也略了解一些英国的政治,知道这位哈罗德·拉斯基先生,名义上并没有什么职务。
实际上乃是工党的领导人之一,工党内部重要的理论家,也是当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奠基者。
从报纸内容就可见得,大部分描述都是偏向营造这位教授的英勇形象。
后续的内容,便是简单介绍包国维突然出场,随后抛出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经济理论。
老实说,吴宓觉得报纸上淡化包国维出场的震撼程度。
因为根据他的想象来说,有了前面的铺垫,包国维的出场将会是十分惊艳的存在,至少聚光灯会打在他一个人身上。
可是在英国人的描述之中,包国维成为了和哈罗德·拉斯基并肩作战的经济学家。
他配合哈罗德·拉斯基一起将阴谋者莫斯利,灰溜溜地赶下台。
这很符合西方人对于骑士小说的想象。
吴宓有些不忿这些编辑的春秋笔法,不过还是很骄傲的,一个华夏人在伦敦参与文化沙龙,并且得到主流媒体的赞扬,即便是“不情不愿”,他吴宓作为华夏人也是与有荣焉。
随后,报纸就开始着重谈论包国维的经济理论了。
“包先生主张在经济萧条时期,采取政府干预的手段来刺激需求,根据讨论我们可以得知,这位东方文学家认为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乃是总需求不足造成的,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往往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
增加政府支出、减税和降低利率,这些都是包氏经济学的主旨之一
凯恩斯教授对此表示了关注
尊敬的国王陛下与首相阁下在得知了这一优秀理论之后,都表达了赞赏,着手命令科学院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讨论.
”
当然报纸里面也不会一味的进行夸赞,为了表达《泰晤士报》的客观性。
报道中还放了一些对于这个经济政策的反对声音。
“所谓的包氏经济学,无非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异化,这些人在妄图颠覆我们的国家.”
“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经济政策或许可以改变萧条的情况,可它也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和政府债务的增加,这是不能够忽略的问题”
不过,即便是有不同的声音,总体来看这篇报道也体现了英国当局的态度。
那便是十分支持或者是推崇包氏经济学!
入神的看完这些内容之后,艾略特不由得感慨说道。
“一个不错的设想,看起来并不是很完美系统,但对比起那些政客的办法,要实用很多。
经过完善优化之后,或许英国有机会走出经济泥潭。”
艾略特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在英国国内是数一数二的,比起萧伯纳在戏剧上面的造诣,艾略特更加体现在文学评论和诗歌上面。
他还曾经是诗歌现代派的运动领袖。
在吴宓的心里,这位是绝对有实力竞争诺贝尔文学奖的。
事实上,艾略特也真的在1948年,以一部《四个四重奏》拿到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他或许在经济学上并没有什么造诣,可还是有着不一般的眼光。
平日里也有与政客打交道,时常与经济学家交流,很能够明白文章中所提到经济学概念的意义。
“包国维竟然真的做到了?”
吴宓不免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来的时候,他便曾经听包国维说过,想要在欧洲提升影响力,帮助到华夏以及在欧洲的同胞。
没有想到,这小子竟然实现的这么快?
这才到伦敦几天?
正当吴宓惊诧之余,耳畔传来了艾略特无比惊讶地感叹。
“吴?我的上帝,你是突然降临到我的办公室么?”
看到吓一跳的艾略特,吴宓不免有些歉意地说道。
“对不住了托马斯,我先前敲过门了,见你没有反应便擅自进来了。”
艾略特恍惚了一会儿,才从惊吓中回过神来。
二人当即坐到茶几旁攀谈起来。
“想不到三年前,托马斯先生你竟然加入了英国国籍。”
想起在哈佛大学与艾略特的几次见面,吴宓便有一些唏嘘,那个时候艾略特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如今便已经加入到英国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