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此乃国之重器也!
“包秉文?”
原先伏在书案的竺可桢抬头,迎面便见到了一名少年人,对方微微蹙眉,脸上有些青涩。
极度年轻。
“便是包秉文,竺教授,这位便是几个月来在全国名声鹤起的包秉文。”
梅光迪很是激动,将自己与包国维的相遇过程说了一遍,随即还想继续说二人一番精彩的谈话。
竺可桢知道对方的性子,抬手打断,笑着看向包国维有些感慨。
“真是少年英才啊!快快快,坐下来我们好好聊一聊。”
竺可桢如今刚满四十岁,作为华夏第一代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研究人,他不涉及政治,潜心为华夏科学研究事业做出贡献。
某种意义上来说,竺可桢先生推动了华夏近代科学研究事业走上正规化、职业化。
坐在对面,包国维轻轻喝了一口粗茶,看到面部瘦削的竺可桢,不由得有些感慨。
如竺可桢这般纯粹的科学家,还是少了一些。
竺可桢一坐下,便微笑说道:“听梅教授所言,秉文乃是想要加入我们这个华夏科学社?”
“秉文虽主修的是文学一途,可在科学之上也有不少建树,一如从前在杭城的大蒜素,可是救助了无数的人,还有一篇关于疫病的防治手册,让民间将他奉为了活菩萨,加入咱们科学社自然是毫无问题。”
梅光迪率先出来为包国维说话,华夏科学社毕竟乃是国内顶尖的科学组织,一般非教授级别的不能够加入。
梅光迪担心竺可桢会因此而为难,故而出言劝说。
却不料,竺可桢对于此事很是高兴,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有秉文的加入,也算是如虎添翼啊!我们华夏科学社自然是大开方便之门,我这个社长也是与有荣焉。”
两个人一唱一和,对于包国维十分的热情。
包国维自然是十分感激这二位大师的看重,可他如今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摇了摇头,包国维说道:“并非如此。”
“不是要加入华夏科学社?”梅光迪有些意外,他在门口遇到包国维,听说他想要找到竺可桢教授,讨论关于华夏科学社的事情,便以为他特地来,就是为了加入华夏科学社的。
竺可桢是有些失望的,可他是一個聪明人,想了想便放低了语气说道:“太炎先生如今怎么样了?”
上次包国维在黄金大剧院的突然离开,坊间流言众说纷纭,可作为沪市学界的领军人物,竺可桢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内幕的。
章太炎的病重已经不是秘密了。
老实说,他本以为包国维应该在姑苏照顾章太炎的,此刻出现在这里,实在是有些意外。
点了点头,包国维便将章太炎如今的情况,简单概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竺可桢与梅光迪二人皆是陷入到沉默之中,后者不由得叹息说道。
“太炎先生是极有个性之人,于我华夏学术界乃是泰斗级别的人物,从前袁大头在之时,他也是抛头颅洒热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尽心尽力,实在是没理由落得这个地步。”
竺可桢也点头说道:“太炎先生门生故吏,遍布整个华夏学界,为国家的学术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一个肺病所困扰实在是太令人惋惜了。”
想到了什么,他随即抬头看向包国维问道。
“西洋的医生也是束手无策么?”
包国维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似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
脑袋里面不断回想着,面前这两位先生的人生事迹。
青霉素这件事情,实在是关系重大。
梅光迪会错了意,他出言询问竺可桢说道:“竺教授,华夏科学社之中,可有优秀的医学研究者,或许我们可以做主,召集国内的医生,对于太炎先生做一次会诊,他如今六旬高龄,看这情形可是十分危急。”
竺可桢想一想,也觉得包国维是这个意思,他言语温和地说道:“秉文且不要着急,我们华夏科学社如今遍布全国,能够找到医疗资源也更加多,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可他还是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