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中华大帝国> 第三十一章厚积以待薄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厚积以待薄发(2 / 2)

无法解决的,不过这些对于赵刚来说却并不困难,要名字就是“造钢“。制造这种方高温的材料可是他的拿手好戏,以前是因为没必要,现在的话自然要把绝活拿出来了。

随着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世界最大的风洞里面,研究组掌握了压气机叶片中气体扩压流动的特点,解决了设计高效率轴流式压气机的问题,因而提前出现了效率达85%的轴流式压气机。

与此同时,透平效率也有了提高。在高温材料方面,出现了能承受600以上高温的合金钢等耐热钢,因而能采用较高的燃气初温,于是等压加热循环的燃气轮机终于得到成功的应用。

于是在经过了三年研制,付出了上千万元经费之后,终于制成了两千马力的燃气轮机,效率达18%。从此燃气轮机进入了实用阶段,并开始迅速发展。随着高温材料的不断进展,以及透平采用冷却叶片并不断提高冷却效果,燃气初温逐步提高,使燃气轮机效率不断提高。

然后,在赵刚的提示下,研究组又开始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继续提高燃气轮机的功率以及推重比(也就是单位重量下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另外一个方向就是研究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

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是把燃气轮机和蒸气轮机这两种按不同热力循环工作的热机联合在一起的装置,有时也简称为联合循环。为了提高热机的效率,应该尽可能地提高热机中的加热温度和降低排热温度。但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都不能很好满足上述要求。如把它们结合起来,以燃气轮机的排热来加热蒸汽,就可以同时取得燃气轮机加热温度较高和蒸汽轮机排热温度较低的双重优点。

联合循环的理论基础早已建立。热力学奠基人之一卡诺就提出过联合循环的概念。但是直到20世纪中叶,才开始有实用的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发展联合循环的关键是要研制出高温、高性能、大功率的燃气轮机。热机的热效率要提高1都是非常困难的,而联合循环却只要把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结合起来就可以大幅度节约能源。

通过这些措施,赵刚希望,能够在五年之后,完成第一台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然后再用十年时间,把这个机组小型化,装配到重型轰炸机上,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空军部队。装备到重型坦克上,形成一支坦克大军,装备到海军大型舰艇上,形成一支不败的蓝色海军。

尽管希望很大,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国还不能说是最强大的国家,赵刚只能暗中积累实力,以便在新的世界大战来临之时,能够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取得的胜利。就像是蒸汽-燃气轮机组,虽然有注定美好的未来,但是现在还不能够实现设计的初衷,效率还比不上蒸汽轮机,占地也是蒸汽轮机的一倍,所以现在只在某些秘密海军基地的舰艇上试装,真正新装备在海军主力舰上的还是那些蒸汽轮机,

1903年年底,一种全新的战列舰出+。。畏舰(dreadnaught)的名字来源于英国海军的“无畏”号战列舰(hmsdreadnaught)。它采用了统一型号的重型火炮,以及高功率的蒸汽轮机。

其设计实现了意大利著名工程师库尼贝迪的构想,排水量17。航速21节,装备有安装在五座炮塔内的10305毫米主炮,2476毫米副炮,水下鱼雷发射器5,这比当时其它最大的装甲舰的火力还要强;两舷,炮塔和指挥塔的装甲厚达280米。

为了争夺第一艘无畏舰的荣誉,中国海军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中国的总督级才是标准意义上的无畏舰,英国的无畏舰实际上应该是抄无畏舰。这个抄代表的意思人们都很清楚,英国人自然不肯忍下这口气,两国海军开始大打口水战。

其实,如果当时赵刚有钱的话,绝对是要建无畏舰的,那种缩编的办法,只不过是没钱时候的办法。很快的新一代的中国无畏舰下水,证明了赵刚对于海军的重视。此时距离英国无畏舰下水不过半年之遥。随照中国英国的无畏舰下水,其他国家不顾国力衰竭,也纷纷开始建设新的无畏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