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女生频道>医宋> 第二百四十四章 粮食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粮食问题(1 / 2)

灰史上商鞍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即使是那些旧贵族也升那世卸反对商鞋,变法才能获得成功。可惜后来的秦国历代君主,越来越偏向“重罚。”而忽略“厚赏”民怨积蓄到一定程度后,一下子将这个看似不可战胜的王朝颠覆了。不过赵筹倒是很理解那些秦王的想法,“重罚。又方便又不用花钱,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真金白银去“厚赏”呢?

对于如何“厚赏”赵鼻早就有些想法,单是金钱不足以令部属们满足,而官职却又不宜作为赏赐,至于虚名,在重视实际的卫藩,就更没有几个人当回事了。然而,赵筹却很有把握,他所准备的“厚赏。诱饵,没有几个。人能够抗拒,而且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出来。只是,目前赵筹的威权还明显不足小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投资与技术革新,受人力资源的影响相对较所以虽然近乎推到重来除了人员和图纸工具,基本什么都没带走,那些木质的机械可经不起长途搬运,何况还需要这些物资分化朝臣,而且丢掉这些旧货,也方便机械的升级换代。,但卫藩的工业生产恢复速度快得惊人,在短短几年内就更胜从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与之相比,在这个年代更为重要的农业却不可能迎来如此迅猛的发展,虽然早在当年特区刚刚建立的时候,赵筹就开始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理念,有效地抑制了各种虫害,从宏观上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而那些木制农机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但是在内燃机发明之前,农业机械只能由畜力甚至人力来驱动,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有限的,而在农业劳动力方面,却由于卫藩较为严格的人口准入制度,也是不太充足的。根据绍兴十七年的统计数字,卫藩当时有明确户籍记录的人口不到五百万,绍兴十五年时肯定更少,别说与本土比了,连北退的金国都比不上。而且这些人口之中,农业人口还不到一半,另外因为棉仿业等轻工业的迅猛发展与客观条件的限制注,,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更大,再加上随着卫藩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本土迁来的移民日益增加。而他们虽然能够增强卫藩发展的后劲小但刚到的那小半年里却肯定基本都是净消费状态,所以这几年里卫藩的粮食一直需要进口。

好在虽然大宋岭南目前仍然比较荒凉,但是邻近的中南半岛诸国都是大粮仓,光是最近的交趾和占婆出口的余粮,就足以堵上卫藩粮食供应的缺口了,而如果有必要的话,赵勇还可以从日本进口,虽然路途遥远、运费高昂,但日本的粮价实在低得离谱,即使是在随着大量宋钱流入而几近翻倍的今天,运到卫藩的售价依然可以与南洋诸国的稻米竞争。而且因为日本的气候要比东南亚冷上不少,出产的大米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都要优于南洋所产的大米比不上国内的优质大米,但却胜在便宜。。

更何况,还有本土这个大粮仓呢,商人为了利润是可以铤而走险的,朝廷的大人们就算想拦也很难。何况他们也不会蠢到再次激怒赵筹。能够将其赶到边疆,这些官老爷就已经很满足了。岭南最近传来的消息令他们很放心,因为依照历史上的经验,经济越发达、生活越富裕,人就越怕死,现在赵筹将精力集中在经济上面,这就说明他已经安于现状,准备安心建设自己的领地了,这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