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女生频道>医宋>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启 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启 迪(1 / 2)

汉地商品普遍很受深山里的黎人欢迎,但其中最受青睐的无疑是既实用又美观的陶瓷器,特别是碗杯等寻常的食具。这是因为热带雨林气候(注1)下,生活环境炎热潮湿,利于病菌繁殖,如果没有食具的话,染上消化道疾病的可能性非常大。黎人(东南亚各族也是一样)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实践历来是最好的老师,可在陶瓷引入之前,他们都是以一些宽大的热带植物叶子当作饭碗来用,不但很不方便,而且卫生程度也不比直接拿在手上吃好多少,可以想见陶瓷器对于他们来说有多么巨大的吸引力(注2)

但由于生黎各部与汉人较为疏离,陶瓷器的流入量少得可怜,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也因此更加是有价无市。苻马对此自然了然于胸,他只用几百件普通瓷器就将那三个部落全部引出了石碌山,而那五十两银子却还没有用完。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生黎虽然在外人看来非常野蛮,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不愿接近汉人、甚至主动攻击汉人,却并不是因为他们敌视厌恶汉人,恰恰相反,他们是害怕汉人,因为汉人身上有太多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就如同那些伤人的野兽其实是很怕人的道理一样

而汉人对于生黎也有很大的误解,不少人甚至将其想象成了食人的生番,殊不知其中猎头的部落只是少数。至于熟黎,他们虽然渐渐汉化,却还没有主动为双方担当交流中介的觉悟,要不然历史上的每次民族融合也不会都那么费劲了。因此双方的误解与隔阂就长期维持了下来,直到宋代,而苻马虽然想不到这么深,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所做的一切,却在无意中击穿了两族之间的隔膜

苻马在生黎部落中生活过好几个年头,后来也常常瞒着母亲偷偷进山,还结识了不少朋友,对生黎各部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能够以大量瓷器这一现实诱惑,以及汉人大军(苻马只说几千人,因为对琼州百姓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的流言进行恐吓,双管齐下令那三个部落迁出了石碌山区。恐惧和利诱随便哪一样都具有巨大的力量,何况是一起上,在苻马和他那些朋友的里应外合之下,石碌山一带很快就变成了无人区,而矿山也在不久之后开始了建设。

结果出乎意料地好,詹会龙也放下了心,他没敢吞没苻马的功劳,全部如实上报,却没想到这居然引起了赵旉很大的兴趣。赵旉从当年改革之初,就一直向部属和百姓灌输民族主义思想,这在反击金军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来到琼州之后,赵旉就渐渐发现民族主义虽然可以促进汉人内部的团结,却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民族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同族之内皆是兄弟,而异族之人则如同草芥,根本不必管他们的死活。以这种偏激狭隘的思想作指导,对付穷凶极恶的金人自是没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罪孽深重,本就该死,可如果对于并无大错的黎族人等南方少数民族也用这一套理论,那不是太过分了吗?连成吉思汗那个屠夫,也会放过妇孺不杀,如果文明人连他都不如,那要文明何用?

而且民族主义思想用在汉人身上本就有一个难解的矛盾,那就是民族界定问题。都说汉人是一个文化民族,而非血统民族,但一个西欧白人或者是非洲黑人就算会说汉语、写汉字,想被大多数汉人认同为同族,却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而后世的所谓“中华民族”概念就是更是争议满天飞,不说别的,按照官方的说明,中国境内的俄罗斯人属于中华民族,而俄罗斯境内的俄罗斯人则不属于中华民族,可二者却的的确确是同族啊!

另外,汉语方言众多,同为汉人却根本无法交流的情形并不少见,这也与通常的民族概念相冲突。而历史上汉民族认同较为明确的都是什么时候?那都是异族入侵,汉文明陷入危机的时候,也即是说民族其实是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再结合卫藩的现状,赵旉终于意识到,以民族主思想义作为一面旗帜,团结汉人抵御外侮是没什么问题的,可如果拿它作为建国思想,那就是漏洞百出、甚至自相矛盾了。

不说别的,有一种历史上出现过的情形,若执拗于民族观念,则无疑将会陷入死结之中。这个问题赵旉直到现在都没找到无可辩驳的答案,“若民族甲将民族乙全部灭绝,却继承了民族乙的文化并以民族乙自居(这当然是为了便于分析而假设出来的极端化模型,但历史上与之接近和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例如灭亡西罗马帝国却最终接受并继承其文明的西哥特、日耳曼等蛮族。),那灭亡了的,到底是民族甲,还是民族乙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不容易找到答案,民族主义思想最大的好处无疑是可以促进单一民族国家(注3)的内部团结,但若将范畴扩大、历史上溯,那么可以认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相同的祖先,而民族主义的排他性却是鼓吹族间征服和战争的,这岂不还是内斗?算不算是自相矛盾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