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常见的做法,这些人中不肯屈服的肯定是应该统统“咔嚓”的,而且最好连亲人朋友师生一起扫光,以免留下后患。可赵旉想到这里却只觉得手心发凉,他终于明白为何中国人从战国以后便越来越没有骨气了
“因为每次交战(特别是争夺天下的大规模战乱)之后,都是有骨气的人死得不剩几个,软骨头却因为擅于见风使舵的缘故,而常常能幸存下来,所以才有了那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赵旉在心中苦笑道,“虽说人品不会遗传,可这一斩草除根的传统形成之后,每次倒霉的都是硬骨头,老百姓们又不是傻子,自然很少有人原意当这样的冤大头,于是就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英雄’们越是斩草除根,国人就越是贪生怕死,而国人越是贪生怕死,那些所谓的‘英雄’就越是肆无忌惮地斩草除根,因为他们本就不用像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小国的君主们那样担心引起众怒,而被邻国所乘,老百姓之中若再没几个敢于出头反抗暴政的,他们就根本没什么好怕的了”
“我胜利后就算将那些顽固不化的老东西都杀了,也没人可以阻止我,但这一恶性循环就仍将继续下去。而换做囚禁的话,只不过是程度上有些差异,最终那个循环还是会继续进行下去。虽然我带来了科技的种子和较为先进的军事制度,令大宋短期内可以雄起一下,但若这个病根不去,日后的政府还是会走上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压迫的老路上去,我迄今为止所做的努力不过就是争取到一个死缓而已。”,赵旉不由眉头微蹙。
注1:有人以史书记载中秦桧恳求粘罕立赵氏皇族为帝一事为证据,说秦桧原本也是一个坚忍不屈之士,只是被金人掳到北方后受尽折磨,才变成了后来那副德性。但笔者却有存疑,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秦桧当时的做法,看似危险,却反而是对其最为有利的选择,远比作为伪臣留在残破的开封要有前途得多。
因为当时投降金军的宋臣实在太多,秦桧就算随大流,最多也不过得几个没用的虚衔而已,却反而染上一辈子也洗不掉的污名,实在是很不划算。对秦桧这种功名之心极重的人来说,与其身败名裂地苟活下去(再说也未必就能苟活下去,当时金人并没有决定入主中原,若大宋东山再起,那些降臣可都没有好果子吃。),不如冒险一搏以求名利。
秦桧当时的做法不但卖好于有可能重续国祚的赵宋皇室,同时还引起了金军高层的注意,而能有机会表现出他的才能。对秦桧来说,就算最后还是不得不当汉奸,也得做个只对金国高层权势人物俯首贴耳的大汉奸,而不是继续与那些以前的废物同僚们为伍,连金军的小兵都可以随意欺辱。再说了,以秦桧的聪明才智与铁齿铜牙,把握好言辞的分寸,不致于令金人一下子就将自己砍了,应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注2:其实也有大敌当前,士大夫们普遍不敢内斗的原因,这与宋金交战时的情况有所不同。金人是大宋的敌人,却未必是士大夫阶层的敌人,所以当时这些人依然内斗不止,但赵旉却很显然是整个阶层的敌人,就算他们再怎么喜欢党争,此时也不得不团结起来了。当然了,无论哪个阶层,无论什么时候,不顾大局的个人或小团体总是有的
第二百零九章首鼠两端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