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扬锋汉起> 第五百九十一章八艚末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一章八艚末路(1 / 2)

另一侧的楼船见状,急忙驱船上前夹击,想合两条船之力将雍舰压住,然后居高临下射杀雍兵。

朱龄石见另一侧的楼船斜撞过来,下令朝后退避,借助楼船急进激起的江浪,龙骨船头与楼船稍触即分。

眼见两艘楼船并排,船上宋军朝下射箭,甲板上的雍军立起盾牌遮挡。

到嘴的鸭子要被另一只鸭子救走,朱龄石怒火中烧,喝令道:“挤过去。”

平板龙骨船的船首上设有撞角,两尺径粗的铁木撞角通过榫卯结构与船龙骨、船艏紧密地相连在一起,巨大的撞击会通过龙骨分散传导开来,不会让整条船断裂。

龙骨船调整好船形,朝着两艘楼船中间用力顶去。两艘楼船见雍军船舰自寻死路,合力往中间挤来。

“咯吱”声响不断,船板受力崩飞。楼船甲板便比龙骨船高出五尺许,甲板之上还有三层建筑,挤撞之下重心不稳,朝两侧颠簸得分开。

橹手齐声呼喝,船体发出令人心颤的破裂声,龙骨船仍全力朝前挤去。龙骨舰与楼船的船舷相互挤压,崩裂声密集响起。楼船上的宋军东倒西歪,纷纷伸手抓握身前的船舷、缆绳,惊呼声不绝于耳。

龙骨舰在两艘楼船之间,除了两侧受力,反而平稳。朱龄石稳稳地站在船艏处,下令将士们站在船舷两旁,将手中长枪短矛朝楼船上的宋军投去。宋军不断地发出惨叫,向后退走,楼船原本向外侧

倾斜,兵丁纷纷朝另一侧逃避,让船只倾斜的角度越大。

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在船体两侧不断响起,龙骨战船上的船板在与两艘楼船的挤撞下纷纷掉落,露出嶙峋的支架,却透出凛凛的煞气。

那艘最早遭受攻击的楼船左侧已经露出里面的水密舱,船行涌起的浪花不断地朝窟窿里朝内灌去,整艘楼船摇摇晃晃地开始往下沉。

龙骨战舰从两艘楼船中穿身而过,看到五十余步外的八艚舰,朱龄石双眼放光,高声下令道:“撞沉八艚舰。”

八艚舰上,刘粹观战,看到己方的六艘楼船前去夹击雍军船只,并未如意想中将雍军的三艘大船弄沉,看雍军船舰虽然低矮,相互碰撞时并未被碾碎。

想起宋公命人送来的战报中提及张裕在海战时遇到雍军的一种船只,速度快捷、船体坚固,莫非眼前这三艘雍船与海战的船是同一种类型。

看到一艘雍船遍体鳞伤地朝自己驶来,刘粹冷声道:“准备接战,抢船。”

八艚舰上有近千将士,刘粹准备让将士们趁着两船交错时跳船抢夺,宋公对这种新型的战舰很在意,自己若能夺下一艘定然立下大功。

朱龄石看着八艚舰,这种船起五层,高近十丈,看上去高大威猛,其实主公早就说过八艚舰不过是空长个大个子,头重脚轻根底浅,自己要用龙骨船给他个教训。

东水门外的江面宽足有两里多,朱龄石见

八艚舰径直朝己船驶来,旁边还跟随着二十余条大小船只,下令扬起风帆。

平底龙骨舰两桅两帆,江上刮偏东风,龙骨船有如灵巧的鱼儿在八艚舰三十步外绕了个弧线,在八艚舰的东北面占据了上风头。

八艚舰由西往东,船型过大难以转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雍船从东北方向朝八艚舰的中间撞来。那些宋军小船纷纷上前阻截,龙骨舰乘风破浪,一路势如破竹,将阻拦的小船撞开。

箭只如雨点般朝龙骨舰倾泻而来,雍军在船前立起盾牌,橹手奋力地摇动,龙骨船顶着箭雨朝八艚舰撞去。

刘粹站在八艚舰的最高处指挥,看到雍军船只只相隔七八丈远,来势汹汹。亲卫忙拉着刘粹朝下奔去,站得越高摇晃得越厉害。

当奔至下一层时,“澎”的一声巨响,八艚舰剧烈地摇晃起来,刘粹在舱中立足不稳,被震得摔倒在船板之上,身上亲卫、将士个个成了滚地葫芦,倒了一地。

龙骨舰的撞角在八艚舰出水线上方丈许处深深地刺入,八寸厚的木板在强力的撞击下有如朽木,崩飞断裂。

随着朱龄石一声“退”,龙骨舰朝后退走,撞角将碎裂的船舷拉扯得七零八落,八艚舰的船舷上被扯出三尺多宽的一个口子。

刘粹刚扶着船壁站起身,还未走出几步,船体再次震动起来,这次的震动小了许多,是雍军船只的撞角再次插在碎裂旁,将窟窿扩

大至丈许方圆。

八艚舰上的宋兵有不少直接从船舷飞坠入江中,剩下的兵丁看着凶神恶煞船的龙骨舰胆战心寒,手中射出的箭只也不知落到了何处。

刘粹快步奔出船舱,看着退开两丈远,作势要再撞来的雍船,高声下令道:“用搭钩扯住雍船,咱们人多,跳过船去把船抢过来。”

相隔不远,朱龄石站在船首,将刘粹的命令听得清清楚楚,他不认识刘粹,但见刘粹身边围了一圈护卫,知道是宋军将领。

杨安玄曾命商情司的暗卫将刘裕及其麾下文臣武将的画像绘下,朱龄石在脑中回忆着画像,长眉细目,三缕黑须,应该是刘粹了。

“刘粹,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朱龄石高声喝道。

见八艚舰的船舷边伸出许多搭钩,有兵丁拿着长矛、短斧聚在一起,而江面上其他小船蜂拥而来,朱龄石冷笑一声,道:“暂退。”

刘粹眼睁睁地看着雍舰进退自如,抛开自己朝楼船而去,心知若被雍军这种船舰缠住,不要说前去救援江陵,恐怕先要师丧江州城外。

“鸣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