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几日的洗脑,朝中的各部头头们陆续开始接受朱显波的心规划,并慢慢落实起来,几个掌管兵部的官员和将军们更是兴奋异常。尤其是李自成,自从剿灭准噶尔的巴图尔珲台后就一直没带兵出征,如今姚启圣即将凯旋,而皇上又要筹划远征印度,自然第一个跳出来请命。
但他不是朱显波的理想人选,一来远征印度,主要是控制海洋贸易线,并非实施陆地占领。二来李自成很少有海战经验,大明水师一直由戚宏亮统领,穆友钱、龙康仔等人是文官,对李自成也不怎么感冒,空降一个指挥官很是不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充分发挥李自成的优势,比如将来西面再有战事,让李自成带领骑兵饮马里海未尝不可。
就在朱显波忙于安抚李自成时,九州宋庆峰来报,九州、土佐总督李承宗病重恐时日不多,李承宗自请朝廷尽快派遣新督。
朱显波心疼啊,原本打算留李承宗在京师养老,只是日本临时分裂成三部分,一时又派不出与祖大寿对等的朝廷官员,只好让李承宗继续漂泊。
这一回,李自成又请命,朱显波没有再否决,九州和土佐虽然已经**并臣服于大明,但日本本州岛战事平息不久,确实需要一个像李自成这样强硬的总督。在朱显波看来,让李自成出任九州国总督虽然有些大材小用,但也是在积累治理经验,说不定将来有机会出任新大陆总督呢。
当然这些朱显波没有给李自成讲,这种人才本来就豪情万丈,如果皇上不能满足他日益膨胀的心,难免有怨言,还是等将来水涨船高了,大明控制了亚非拉,再顺理成章的将其升任其他大陆总督比较好。
既然李自成出任总督,就有机会把宋庆峰和曾加抽回来,印度那边也是时候增派人手了。于是朱显波下令两人先回京,择日安排前往印度或欧洲。朱显波不希望情报工作一天拉下,对付盘踞在印度洋的欧洲诸国,光有坚船利炮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和当地当政者和部族首领合作就必须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情报。如果条件允许,朱显波甚至想亲自前往亚非拉,向每一位当地百姓宣讲大明的普世价值。
安排好李自成,朱显波又催促王承恩启程前往长安,准备迎接俄罗斯公主伊琳娜进京。同时又亲自执笔给沙皇写信,信函中朱显波大书特书感谢沙皇的信任,尽管公主尚未抵京,但大明朝廷和他本人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沙皇的诚意,他代表大明朝廷决意与俄罗斯世代友好,并尽一切可能善待远嫁大明的俄罗斯公主,并盛情邀请沙皇的方便的时候访问大明。
这件事情,原本王承恩有点不愿意,在他看来自己是政务院副相兼国丈,而伊琳娜只是一个和亲的公主,姚启圣伴驾回京即可。
等到朱显波把自己的想法再给王承恩说一遍,将明俄关系的上升到整个战略举足轻重的地位时,这个主管外交多年的重臣才总算明白朱显波的苦心。随行的除了礼部侍郎,还有鸿胪寺卿等连同侍女数十人浩浩荡荡的开往长安。总之要多隆重就有多隆重,想后世和谐年间,克里顿访华去西安接机的也不过是这样一个规模了。
而徐光启等人则被要求在公主抵达京城后第一时间迎接公主进宫,总之朱显波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向公主表明大明皇上对她的重视,对明俄两国关系的重视。
当然也有不理解朱显波的,就是后宫那几个和朱显波一起穿越来的女人,俗话说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正是虎狼之年的几个人,在面对大明的美女挑战时还算冷静,但这次居然要和一个俄罗斯美女抢老公,也许是年龄的劣势让她们开始不自信了。
当然朱显波久居皇宫也早已习惯了来自不同女人的醋意纷飞的日子。最让他理直气壮的是这次是俄罗斯沙皇提出来的和亲,而且大明朝廷对明俄关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共识。所以无论他准备得多么隆重,在朝臣们看来也不算过分,反而能很好的彰显大明礼仪之邦的气度与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