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922.青木醉
老太爷的产业老大了。
就在村外三里半处,一条水泥路的尽头,非常大的一个院子。
院里十几间大房,还有个大烟囱呼呼冒着白色雾气。
门口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楼,上面挂着匾额,上写五个大字——魏太公酒坊。
怪不得老太公从镇上拿酒不要钱呢,就是他自己家的。
这地方好啊,离着农田有一段距离,边上就是村里的粮库。
交通方便,靠近原材料。
院子里还有一口老井。
据魏云涛介绍说。
其实是反过来的,是因为有了这口老井,然后才有了酒坊,再然后才有了粮库。
另外,这酒坊原先也不叫魏太公酒坊,叫做吕家酒坊。
上一任东家抗战时候害怕,卷包了金银细软,带着全家人跑了。
他这一跑,可是坑了酒坊的伙计们。
工钱没给结。
那时候,兵荒马乱的,谁过的都不容易。
手停口停,都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呢。
没了工钱,下个月就得饿肚子。
饭辙没了,大家伙得活啊。
好在酒坊本身搬不走,房子还在,酒器还在。
索性,东家跑了就自己干,把酒坊支应起来,先活命再说。
重开酒坊,得有个带头人啊。
当时老太爷就在酒坊里当大伙计,之前说过,八岁当学徒,就在这儿。
后来成了小工,再后来升了伙计,东家跑的时候,已经是大伙计。
在酒坊干了足足十五年。
资历深,本事大,有威望。
因此老太爷就被推举上来,当了新掌柜。
再然后嘛,带着伙计们重开了酒坊,卖酒分钱。
之后又赶跑了借着会酿酒非要拿大头,压迫其他伙计的“酒头”。
整治了欺负他们没势力,压价收酒的“牙人”。
还走关系使钱,收买征收摊派的“稽征所”。
渐渐地,吕家酒坊的招牌就改了,变成了——《魏三娃酒坊》。
老太公姓魏,但是不行三。
魏云涛说到三娃的时候声音小小,神神秘秘的。
罗少安懂了。
大爷舵把子,二爷关老爷,当家的三爷则往往自谦称三娃。
原来老太爷当年是袍哥啊。
怪不得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能带着一帮穷苦伙计撑起个酒坊。
还安然度过了土匪和马帮。
再后来,因为会酿酒的酒头走了,老太爷又撑起了酿酒的活。
原来的酒头还以为只有他会酿酒呢,其实他不知道,老太爷在酒坊那么多年,早就把手艺全给学去了。
而且还精益求精,进行了改良。
将酒的架构和层次感、对酸涩度的控制、回味与香气,统统进行了大幅升级。
并融入了独有的特色。
将原本吕家酒坊时候,酿造的普通村酒,变成了青木川一代独一份的美酒佳酿——青木醉。
然后,一年一年,一代一代,老太公退休后,传给了孙子,传给了重孙,现在又传给了重重孙,也就是魏云涛。
他是酒坊的第四代。年轻人扛起了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