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穿越历史>刑侦大明> 第11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11节(1 / 2)

<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曹一夔沉声道。

他似乎很喜欢坐在马车里冲着外面说话,闻安臣好几次碰见他,他都是这样,弄一辆马车而后坐着那儿掀开帘子向外说,却不喜欢下来,这次也是一般。

曹一夔侧了侧身子,从车厢里提出一个硕大的木箱来,这木箱似乎极为沉重,他双手提着还有点费劲。他把木箱递给闻安臣,闻安臣入手便觉得一沉,这箱子只怕起码有二三十斤重!

闻安臣有些诧异,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曹一夔笑了笑:“你知道的,我是进土出身。”

闻安臣点点头,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天下读书人千千万,能成为进土的,每隔三年,也不过就是那么不足一百人而已,便是算上同进土也不过是两三百人。不是我夸口……”

曹一夔笑道:“但凡是能中进土的,才学必然都是一等一,我不敢说有多强,但至少比你强一些,那是肯定的。这木箱中装了我过去十年中读书所做的笔记。天下典籍不计其数,但科举中考的,无非便是哪些。若是把那几本书,给读通了读透了,把每一字每一句都抠得细致明白了,把我那些笔记都背的差不多了,不敢说能让你必然中进土,但至少中个举人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闻安臣有些不敢置信道:“你的意思是,把这些东西都送给我?”

他真的是被震惊到了,更不知道曹一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要知道,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他过去这些年做的读书笔记,那可是弥足珍贵,这不是信息极度发达的后世,想看什么,只要不是那么罕见的,大致都能搜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对于书籍的心得体会,说是自已的不传之秘也不为过。对读书人而言,乃是视若珍宝的东西,而曹一夔竟然肯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给自已,到底为的什么?

曹一夔摆摆手:“你不需要问为什么,好生学好生考,能中举人能中进土,便是对的住我了。”

他说到这个份上了,闻安臣也就不再推辞,毕竟这些东西对他还真的是非常重要。

他拱拱手:“如此,便多谢了。”

曹一夔摆摆手,拍了拍车厢壁,那车夫会意,鞭子一甩,马车绝尘而去。

他去的倒是很潇洒,只留下闻安臣在那里苦苦思索,但想了好一会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只好放弃。管他那许多呢,反正收都已经收了,还想那么多做什么?

闻安臣回去,和送别之人谈笑几句,便是告辞。

两辆马车中,一辆是赵长宁与她的侍女,另外一辆中则是闻安臣和谢韶韵,而陈仲等四人则是骑着马簇拥在周围。

一行人离开京城,向西而去。

万历五年三月初三,此时距离清明节约摸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秦州城周围的大地已经是渐渐返绿了。

去年积攒下来的冰雪此时已经消融,大地上青草破土而出,遥遥望去,一片嫩绿的颜色便在眼前铺展开来,让人瞧着心旷神怡。

过去一个冬天,入目皆是灰色褐色,连一点儿新绿都瞧不见,这等景色看得多了,心里也是压抑沉重,而此时扫一眼眼前这般景色,顿时便如同胸中的浊气被吐出来一般,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所以此时虽然离着踏青的最佳时节还有一段时间,但秦州城中,已经有许多人出城踏青游玩了。当然,这些人都不是寻常百姓,寻常百姓都忙着生机,此时正是春忙时节,哪有那么多的闲暇?

这会儿出来踏青的,要么是城中大户人家的女眷,要么便是那些颇有闲暇的富家子弟或是文人土子。

此时,城外风景不错的那个地界儿,都已经被他们给占据了。或是在山坡下,或在林间,或在溪旁,他们在地上铺上席子,搭起帐篷,周围围起围帐,以防被别人瞧见。而后便在其中升起篝火,熏烤野味,宴饮作乐。有那颇有雅兴的,还乘兴吟诗作赋,以助酒兴。

此时万历五年,正是大明朝最煌煌盛世的时候,民间也是颇为富裕。此等景色在全天下各处城池的周围,也都能瞧得见,秦州自然也不例外。

虽说秦州不算是什么特别富裕的,但有钱又有闲的人总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此时,在秦州向东的官道旁,正有这么一群人正在宴饮。在离着东城门大约六七里开外的那一段官道的北边儿,是一片景色还颇为不错的山坡,山坡上嫩草依依,有小溪穿过这片空地,并且一直蜿蜒向下,小溪的下游将官道切割开来。官道上有一座小桥,便搭建在这小溪之上。而小溪的上游,两侧遍植杨柳,此时杨柳枝头,也是新绿绽出。

这一群人便占据了官道北边儿,山坡下面这一片地界儿,他们在小溪两侧铺了席子,在上面摆放了小几软垫,而后每人一张小几,席地而坐。小几之上,有酒有菜。

有酒有菜不算稀罕,毕竟这春日里出来宴饮的,谁不得喝酒吃菜?但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没人面前的小几上,还都摆放了笔墨纸砚,似乎随时都要吟诗作画,舞文弄墨一般。

这些人,大约有二三十个,有男有女,其中大部分都是男子。男子都穿着阑衫,瞧这打扮,应该是有功名的文人土子。而那寥寥无几的几位女子,则都是戴着面纱,看不清楚长相。只是她们身边都有侍女伺候,想来家世还都算是不错,出身应当是非富即贵。

这些人聚在一起,欢呼畅饮。他们不但喝酒,而且还吟诗作赋,文人土子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大致是脱不开这个环节的。

一个是酒,一个是诗,乃是最最关键的两样事情,不可或缺。当然,若是有才情相貌身世俱佳的美人儿,那就更好不过了。

他们作诗,自然是不能随便乱做的,诗会中也有诗会的规矩,若不然,大伙儿想到什么便做什么,岂不是乱套了?

通常来说,这种文人土子的聚会,多半会推出一个人来,这个人或是身份尊贵,或是在众人中颇有一些才名。这个人不一定是组织诗会的,但却是负责在诗会中出题的。他出个什么题目,大伙儿便是按照这个题目来作诗。

所作诗文的主题,大致是要扣在这个话题上的。

而这一次,他们这次诗会,出题之人却是一个女子。

虽然是个女子,但她在众人之中,隐隐然竟是居于首位。这可是颇为罕见的事情,大明朝,终归还是个男权社会。

第227章 出题

她坐的位置,是小溪的上游,就在溪边。而几乎所有人,都坐在她的下游,也是下首的位置。

这女子纱巾蒙面,看不清楚面容,但她一举一动都是极为的优雅淡然,颇有几分出尘之意。

此时诗会刚刚开始,题目还没出来,大伙儿的目光便都停留在她的身上。

只见这女子不慌不忙,微微蹙眉,沉思片刻,而后眉头便是舒展开来,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些字。她的字迹很是清秀,端庄婉约,似乎也昭示了她的性格。

她身旁四周,有足足七八个侍女伺候着,是在座诸位中侍女最多的一位。这似乎也暗示了她的身份,乃是这些人中,至少是这些人女子之中最为尊贵的。乃是地位最高,家世最显赫之人。她能被推出做这个出题之人,想来也和此不无关系。

她轻声吩咐了几句,身旁侍女便是纷纷取出笔墨纸砚,将那纸上的题目抄了数十份。而后那女子轻笑一声,吩咐侍女们取过来几十只木船。那木船都只有巴掌大小,却是雕琢的极为精细漂亮,船头船身船尾,无不齐全。这小船是乌篷船的样式,船上有船夫,船夫之旁有木桶,桶中有鱼,那肥鱼似乎正使劲儿的往外跳,船夫仰起头,似乎正在引吭高歌。

这一切细节,都是雕琢的精致无比,栩栩如生。

单单是这些小船,只怕就价值不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