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女生频道>我在大宋搞山寨> 第一百四十七章 捋一捋思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捋一捋思路(1 / 2)

宋杰没想到自己这个华国才立国几个月就遇到了农民起义,而且是以宗教为幌子,虽然是宋杰有意放任,但以什么思想立国一直是宋杰心中的一个疑问。

显然,宋杰的知识体系里最为熟悉的就是后世华夏的政治体制,他对于这个时代的治国理政之法只能算知晓皮毛。

后世的政体不是不可以山寨到这个时代,但是需要一个思想基础,这涉及到哲学体系,华夏的主流的世界观是有神论和无神论二元一体的结合,并不能简单的用唯物还是唯心的概念去理解。

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心中都有一个昊天上帝,这是宋金时期人们的普遍认知,而这个昊天上帝在统治者眼中是为了统治而虚拟出来的,到了民间就演化成玉皇大帝,这是百姓对天庭官僚体系的想象。

当道教体系形成后,道家与道教天然的形成了一体两面,这既是统治者的要求也是民众的需要。

但是道家与儒家从来都不是同路人,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学问,道家的包容性和广泛性会产生道教,而儒家在古人眼中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宗教,却是文化和真理的象征,是理性和现实的承载。

佛教进入中土后,让一直争斗不休的儒家和道家开始融合,甚至有了儒释道三家都融为一体的趋势,在宋金时期,便有了三藏法师西游记的话本,也算是儒释道融合的一个标志。

但是,从春秋时期到宋金,宗教从来都没有在华夏占据过统治位置,华夏也从未出现过****的国家,从汉唐起,儒家是统治者采纳的主流思想不假,不过更多的士大夫甚至是皇帝,心中认同的却是道家的思想。

以前宋杰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直到梁尚君给他上了一课,才让宋杰如管中窥豹般了解了一些。

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甚至是诸子百家,都是对《易经》的解读,《易经》又包含了《连山》、《归藏》和《周易》三经。

道家解释的易经称为道家易,儒家解释的称为儒家易,其余诸家的解释被称为术家易。

而要了解儒、道和诸子百家,就必须要了解易经,因为华夏的绝大部分哲学思想都是从易经演变而来。

易经才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上古经典,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易经来源于对河洛图书的解读。

后世诸人对易经有两大误解,一是把《周易》理解为《易经》,二是认为《易经》是占卜才用的,其实谬以千里。

《周易》相传是周文王被关押之时所作,是他研究《易经》的结论,儒家与道家的观点,很大一部分是从文王著作的这本《周易》发展下来的,《易经》的占卜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的规律,这个规律被称为“道”,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易”,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

变易,指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简易,一阴一阳,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不易,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天地运行,四季轮换,寒暑交替,冬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规律。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