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我在大明开无双> 二百五十五章 有一种巡抚叫做四省总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二百五十五章 有一种巡抚叫做四省总督(1 / 2)

康飞听这个衙兵说话,到底是卞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别的不讲,那起码也是卫学里面读过书的,读过书识字,那就是不一样,语言组织能力比之前那狼兵的头目清楚多了。

原来,来者是南赣巡抚周良臣,康飞前脚去平湖给自家二哥抢媳妇去,后脚南赣巡抚就到了,手底下有三千土狼兵,五千壮勇营。

八千人吃喝拉撒,每天都不是小数目,建宁兵备道被勒令回家读书,兵备道老爷背后那个木家都被抄家了,兵备道衙门自然乱成一团糟。

连我大清的左宗棠伐疆,都是用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给自己调拨军粮……换个角度想一下,五百年后天朝要跟米国开战,肯定也是先把占快递市场半壁江山的四通一达给征用了,军事优先嘛,顿时就是成熟的后勤路线。

五百年后都这样,大明难不成还能出了窠臼?

可问题是,建宁首富木家刚被抄家,别说兵备道衙门,整个建宁商业实际上也是人心惶惶。

太祖朱重八虽然没说过资本带着原罪,但是类似的道理他未必不懂,老早就说商人不是好东西了,可话又得说回来了,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总之,这个课题,无数大牛也没解决,在没有解决之前,就得先用着。

木家被抄家,建宁一府两县人心惶惶,商人罢市。

这个手段也不是新鲜事,成化年间,京师商人就罢过市,起因是查暂住证……哦对,大明叫路引,可当时大明京师商人所用的小二、跑堂等等等等,几乎都是黑户,没路引,导致商人罢市,没几天,宫里面太监受不了了,出门买不着东西了……最后,这事就不了了之。

人都不是傻瓜,商人一瞧,哎哟,我还有这能耐?

到了大明中后期,商人和文人互相勾连,儒商出来了,又学会了操纵舆论了,要不然你看中学课本,依然写着【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

而且,更导致无数武侠电影开头就是【大明某某年,太监专政,民不聊生】

太监那叫一个冤枉呐!我在宫里面服侍太后,怎么就专政了?怎么就民不聊生了?

好多人一看书,顿时就代入感来了,大骂太监不是好人,问题是,史书里面的民不聊生,这个民,说的是耕读传家的读书人,放在大明,你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哪儿来的代入感?

九千岁名声那么臭,好歹在位还干点实事,起码,辽饷没停过,还能按时发到边关去,各种资料地方志显示当时田赋占辽饷比重大约63%,这个,大约等于扶桑那边的六公四民,算是普遍的领主收税法。

等东林党上台了,众正盈朝,商业赋税极轻,田赋占辽饷比重95%,等于扶桑那边九公一民,这是彻底不把农民当人看了,这是人干的事情么?

最关键的是,东林党搜刮这么重,辽饷居然不去边关了,大模大样自己往兜里面一揣,导致大规模边军哗变,后果就是闯王李自成越来越能打,能不能打么,麾下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原官军……

正所谓,吃人饭不拉人屎,说人话不干人事。

所以别看什么【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口号喊的响亮是没用的,要看他干什么事情,所谓【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饰言无庸,竭行有成。】

这些,在当下,已经开始有苗头了。

这建宁府一府两县的商人罢市,就是典型了。

那位南赣巡抚周良臣,自诩是个读书人,读书人么,要“与民休息”就不好扰民,便直接找建宁知府。

建宁知府程习斋双手一摊:大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他也不算乱说,毕竟,浙江巡抚兼管福建朱纨朱都堂年初刚打过双屿岛,地方上很是拨了一批钱粮。

周良臣一听这话,顿时发作起来。

大明的文官们互相打秋风,看似和气生财,你路过江都县,递一把折扇进去,江都县老爷要给你二百两银子,不然,日后士林名声不好听……可是,党争的时候人脑子打出狗脑子,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故此,南赣巡抚和建宁知府就吵了起来,周良辰想压程习斋一头,程习斋不买账,阴阳怪气就说了一句,大人,下官是北边的解元,不比你们南人,下官蛮横起来,连下官自己都害怕……

周良臣听了这话,气得脸红脖子粗,气喘吁吁鼻孔喷气就跟一头老牛仿佛,盯着程习斋看了半响,程习斋毫不畏惧,和他对视……良久,周良臣一拂袖子转身就走了,程知府未免在后面嘿然笑了一声,高声就道:“周大人,不如大人找个门路,调任浙江巡抚,也好监管福建,下官到时定然把粮草双手奉上。”

周良臣在门口一个踉跄,转脸怒视了他一眼,大踏步腾腾就走了。

这时候,包文卿从屏风后面转出来,面露愁色就对程习斋说道:“老爷何必如此顶撞周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