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大量发行国库券,并且以强制摊派的手段,让国有企业员工购买。
虽然有利息,可三年后才到期。有人担心三年后国家政策变了,这几张纸还能否换回现金。于是,苏金平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他以面值7—8折的价格收购国库券,等把手里的票券积累到一定数量,他就拿到大城市里去倒卖,从中挣差价。
当时,苏红的妈妈,哪里懂得自家的男人是在干着最早的“金融”投资。虽然她也看到了苏金平几个月后拿回来了更多的钱,可对一个山沟里的女人来说,这是违法的事情,她害怕家里的那些票券会一夜间变成废纸。
于是,夫妻间的吵架是经常的事情。可无论老婆怎么样的吵闹都不能阻止苏金平想挣钱的脚步,后来,他干脆就不去矿上上班。
到了1992年。一次到省城卖国库券时,苏金平听人说上海开了股票交易所。他还听说,买卖股票一夜翻倍挣钱不是神话。
苏金平动心了。他回去同老婆商量要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带上,去趟上海,可无论他怎么说,老婆都不同意。
这次,两口子打了一架。当时苏然只有六岁,苏红还没有高中毕业。苏红拉扯着气红了眼的爸爸,苏然抱着边哭边骂的妈妈的腿,也跟着哭。怒火中的苏金平不小心一脚踢到小女儿的手臂上,苏然一声惨叫,让屋里的三个人都住了手。
即便是把女儿的胳膊踢断了,苏金平要去上海的念头没有断。他放出狠话,如果不给他钱,他就放把火把家烧了,反正谁也别想好好过。
苏红妈妈看实在无法阻止他,她也说出狠话,离婚吧,离了婚他拿上钱走人,以后再别回来。
当时的苏金平只要能拿到钱,杀人抢银行都敢干。他就想着,把钱拿到手去上海赚一大笔,然后再回来。有了钱不怕老婆孩子不让自己进家门。可人算不如天算,他再没有走进家门的机会。
带着自己和借来的共1万元,苏金平开始了他炒股生涯。在股市的跌跌涨涨中,他竟然两年里赚到了8万。他给自己定了目标,挣到10万就回家。可大盘突然变脸,从1300点跌倒300点。
市场一片悲观,苏金平却看到了希望,他把赔得只剩3万的资金全部杀入。到94年时,他的账上有了20万。
这个时候他听说,省城也有了证券交易所,他打算回家。
离开家的这两年,苏金平也曾给家里寄过几次钱,“把借的钱都还了。给家里的不是很多,每次几百元。当时我自己一分钱都不敢乱花,就想着用手里的钱快快赚钱。咳咳咳。”
老人咳嗽不止,脸变得青紫。一楠忙走过去,帮他拍拍后背。又给他倒杯热水。
梁文辉听到了动静,也推门进来。“谁在照顾您?”除去梁文辉一楠没再见过别人。
一口痰吐出,老人终于喘息平稳了。“就这个小子。”他指指梁文辉。
“你怎么不把苏红叫来。”苏金平身体很虚弱,眼看着时日不多。一楠已经猜出,苏金平找她不是单单讲诉自己的故事,是想让她替他把女儿找来。
老人凄然地摇摇头,“她们不认我这个爹。哎……”
在苏然眼里他早已死了。亲生父亲抛弃自己这么多年,不相认也情有可原。
“你听我把话讲完。你虽也是搞证券的,可我是见证了中国股市20年历史的人啊。”苏金平苦笑着摇头后,接着讲了起来。
当他正打算回家时,认识了一个同样极具赌性的南方人。那人告诉他,还有种买卖比股市更火爆,那就是期货。
苏金平被说动了,他南下广东炒作铝期货。三个月的功夫,他的30万没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