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553章 上林苑之争月票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553章 上林苑之争月票全(2 / 2)

众人都望着胡亥,忽然间记起来了小时候的自己。

每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很困惑,为什么大人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只是也有人羡慕胡亥。怎么他们小时候,没有扶苏这样一个人,在别人给他们讲那些大道理时,站出来帮他大声喊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想法。

也许真正的教育本来就是事先告诉被教育者,做一件事选择不同的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教育者本来做的就应该是教导孩子做出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结果,而让他自己去选择。

而不是一上来地告诉他,你只有成为道德至高至上的君子,这样才能算是学习有意义。

淳于越见识过扶苏庭辩,他很自然地保持沉默。

对付扶苏,只能用武力。其他的休想。

可是新来秦国的几位大儒,比如周术,他对扶苏的了解并不多。

在秦国,到处都是有权位的人。

他们曾经看到,那些道德低劣的人被人加以修饰,捧上神坛,甚至尊为道德楷模;连周青臣那样的伪君子,都被人称为大儒。

一只蟑螂出现在地面上,周围还跟着一群小人。这些清正君子一个个都躲周青臣等人躲得远远地,唯恐避之不及。

除了那些滥竽充数的小人总是得到与之不相匹配的吹捧和赞誉。

还有一种让大家都感到不齿的行为也非常广泛。

某些人靠着自己权力大,麾下聚集名士,将他人的指挥和才华,落在自己的名字上。

他本人没有什么才能,只是靠着周围的人崇拜他的权位,把他人的才智和功劳落在自己身上。

这样的人,尤以秦王最为典型。

以李斯最为助长这样的风气。

那么他的臣子,难道会比大王做的更好吗?

当然不!

既然已经知道大家平日里都吹捧的都是有权位的人,那么扶苏被捧到天板上,很难不让人怀疑他的是不是被人吹上去的。

周术就是这么想的,他就问扶苏。

“我听闻太子平日里好读韩非之说。太子势必了解韩非之师荀卿之学说。”

“我还曾听人说,太子认为,治理国家,一定要注重师道。”

“太子不止一次提出,师教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难道太子不知道,荀子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荀卿不仅把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作为一条规律总结出来,更把老师的地位提升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

“荀卿认为学生必须要尊重老师,荀卿更认为学生要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荀卿曾说,师云亦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教导学生,权力本来就应该全部都在老师手中。怎么能通过询问学生来决定老师是否教,怎么教呢?”

“难道太子认为,七八岁的孩童,他有自己做出决定的能力吗?”

周术发出了一连串质疑。

周围的人也都望向扶苏。

扶苏只反问一句,“难道说,老师的职责本身不就在于教导学生让他有自我思辨的能力,自我选择的能力吗?”

周术顿时哑住。

他望望淳于越。

淳于越则在看流水。

“为什么周仆射说要让老师处于绝对的地位,老师说什么,弟子就要说什么。难道说荀子说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

“我记得荀卿曾经说过,老师教导学生要让他学会的能力就是闻见知行。行就是要让学生在明白道理,掌握规律之后,能够实践它。”

“为什么要让老师掌握绝对的权力,师父说什么,弟子就要说什么。这样的弟子,他所实践的,只是遵照老师的旨意去行事。”

“我听说荀卿曾经有不少弟子。但是只有三个人很出名。一位是当今廷尉李斯,一位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一位如今在我麾下,昔日御史张苍,如今的督军令。”

“这三个人,他们哪一个是真的按照了荀卿的说法去做呢。”

“他们成功,不就是因为他们超越了他们的老师,所以才能在天下闻名吗?”

“我想老师教导学生,恐怕第一句应该就是,你想要学习什么,随后老师再根据学生想学习的去教导他。”

“非但如此,在教育的师生关系之中。老师不仅仅不应该处在绝对的权威地位,而是应该把自己摆在最下面的位置!”

“孔子的学说,本来就是围绕《易经》,发扬其精神而著作。而《易经》给出的师道,师父要居于下位挑着担,把弟子托起来。”

“老师要慎重的选择弟子,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教导弟子使其超越老师,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师道精神。”

“在遥远的南部国度,那里的人学习佛道,佛道的精神也是如此。老子曾经著作《德道经》,也是说的是一样的道理。”

【经过考证,现存道德经原名为《德道经》,现存传世版本,在真正的原本基础上被人恶意篡改为鸡汤文字,改动处多达六百处。】

“万法本就同源,若要议论,最后也都是回到一。”

“如果人们同时在大街上看到两批师生。其中一批弟子们将老师高高抬起,尊奉其为老师,弟子们为老师辛苦奔波,得到食物先让老师吃;”

“而另一批弟子,弟子们都在专心修行,老师在他们身边给他们清理环境,赶走蜘蛛蚊子,替他们准备食饭。弟子们有所求教,老师赶快告诉他们。”

“若是解答不出,又或者弟子已经超越了老师,老师就要赶快为弟子推荐更加高明的老师。”

“这才是真正的师道。只是当今的天下,谁又能做到这些。”

一众儒者闻言,一个个面红耳赤的。

周术被说得哑口无言,他举目四张,没有一个人再支持他。

周术不相信扶苏的话。

“可是老师是尊者啊。老师怎么能把自己摆在低下的位置呢?如果老师把自己摆在低下的位置,那学生不就要站在老师的头上,这是违背礼的啊。”

扶苏笑了,“孔子直到死,都没有给出礼的明确定义。子曾经说,礼是非常难的。因为没有谁人永远真正都把握好为人处世的尺度。”

“既然你们的老师都没有给出过礼到底是什么,你们说什么这是违背礼的呢?”

“要我说,当今天下的儒者,能够把我所说的师道精神贯彻起来。老师教导弟子,让弟子踩着自己的肩膀站得更高。”

“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得到世人的尊重。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真正得到弟子们的尊敬,让弟子们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

“当老师把弟子捧起来时,他已经被他的弟子们高高举起。”

“真正的老师未必非常有名,也未必出自非常大的门第。但是真正把弟子托起来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我没有见到咸阳宫里有哪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而且谁说了,一个人学习一定要有老师教导。他学习道理,难道不可以从朋友身边学习吗。”

“儒家整天制造一大堆条条框框,繁文缛节约束自我。现在五百年过去,天下都又要一统了,现在到处却是子张之儒。难道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吗?”

“儒学也一直被官府排斥在门外,始终无法发挥它理想的应有的教化庶民,使得国家之间民众和睦,君臣有道的作用。”

“我想这恐怕是因为孔子本来对周易的理解就有欠缺,他虽然立志救许多人,可是他对周易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习得神髓的地步。,”

“既然是一开始就没抓到核心精神,那么孔子所传授的儒道自然也本来就是有不足。”

“老师不该把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地位抬得很高,只有先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学生才有机会爆发出他的全部潜能。”

“而老师要获得弟子的尊重,本来就是靠自己的德行,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冰冷说教,连老师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去要求学生做到,这合理吗?”

“我想作为儒家的弟子,孔子的传人,该做的事情不是去助长他本来的错误,强化老师在师徒关系之中的掌权地位,而是去把真正的师道精神发扬出来,把弟子托起来。如此循环往复,道才能永远地传承下来。”

“不要让孔子的错误遗留千年,这样只会祸害更多的人。造成的后果,最终也只会是反噬儒家,使得儒家为众人所摒弃。”

众儒生都已经是一个个伸长脖子望着扶苏。

“太子从生下来就是个传奇,注定于世不凡。”周术诚心作揖,“臣受教。”

有些人,上天降其于世,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为的就是要让他非凡的大业。

而有些人,他没有受过什么苦难,但是却有着超高的天赋,这样的人生下来,就是利益众生。

扶苏在这些儒者心目中,自然属于后者。

儒臣们自然一个个都作揖,“臣等研究学习祖师爷孔子乃至自己师父的道理多年,不如一朝听闻太子所解。”

“太子,您的思想,已经超越当世很多人了。”

“岂止是当世啊,这太高明了。以前大家议论道理,是不能用别的门派的道理来解释的。但是太子说的,是任何学说都不能辩驳质疑的。”

“只是,这师道的精神,谁又能真正秉持呢?”

扶苏倒是难得的严肃。“能,肯定能。有几个,就算几个。”

扶苏脑子里装着古人两千年的血泪教训经验,精神文化。光凭这些,再加上权力,一定能够改变当下这个世界。

这场短暂的上林苑之争,其言语并不是惊世骇俗,但是道理却深深地打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对于师道精神的理解,从此不再有争议了。

乃至于史书上,自然也是将这一段浓墨重彩记录起来,以给后人启说。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