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士兵们沉默着,他们蹲在战壕里,心中无尽的疲惫和悲痛难以用言语表达。草原上,一片片狼藉的景象让人触目,血迹斑斑,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士兵们脸上挂着悲伤和恐惧,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
秦国的将官们,他们只要稍微向远处望一望,就能看到被俘虏的楚人正在用祈求的眼神望着他们。
将士们都陷入了沉默。
方才欢庆的氛围顿时消失了。
扶苏明言,“庆功的事情,待回到咸阳,自有君父下令举咸阳上下庆贺。此次战事虽然赢了,可是这善后之事,比打仗还要麻烦的多。我想我们恐怕要在这楚地逗留超过三个月以上。诸位可有异议?”
众将都作揖,“末将不敢。”
“我不想杀了这些楚国人,在我看来,战争的源头是征服的欲望,是仇恨。天下的战争都要结束了,对于楚国人来说难道不是好事吗?”
王贲上前道,“臣斗胆劝谏太子。恐怕此事不能如太子之意。”
冯毋择也道,“还请太子三思。这些楚人留下来,绝对是祸患。”
众人各种劝阻,扶苏却不肯改变心志。
“其实在开战前,我就已经想过了这样的结局。如今我军实力尚存,而楚国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看起来似乎放过他们,对我军不利。可我认为,楚国一旦灭亡,天下将要安定。”
“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还大开杀戒,恐怕会招致天下人的怨愤。而楚国,一向是我秦国的对手,此番灭掉楚国,将士们上下同心,费力不少”
“若是杀他们,只怕会让楚地上下民怨沸腾。如果我们能够放这二十万人回家,那么楚国的百姓也许能方便治理。”
“但如果杀了他们,只会让楚国二百万人对我秦国心生怨恨。那些盼不到父亲回家的儿子,会一心只想着复仇;盼不到父亲回家的女儿,会在生下孩子后教育她的子女,灌输仇恨。”
“我在想,现在将那些楚国的贵族们,高官们,全部关押起来,送往咸阳城。至于楚国的士兵们,先将他们分散开。一部分押往咸阳,另一部分留在此地用于修建防御工事。”
“楚国的降卒们,他们活下来可以做很多事,未必非要处死他们。更何况,若论血脉,我也算半個楚人。自从楚人投降开始,他们就不再是楚国人,而是我秦国人。”
“秦国人不会杀自己人。所以我愿意赏赐这些楚人生还回家的机会。”
“我已经决定上奏君父,请君父给这些楚人一条生路。”
“可是,我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假使我今日放过了楚国的庶民,让他们回家和家人团聚。若是未来,楚国的士兵卷土重来,届时我将亲自带领军队,更不会再给任何一个楚人活着回家的机会。”
“我说到做到。”
扶苏的话,让众将士都不敢说话了。
到了这个地步,大家都相信扶苏是真的想解决战争。
空气中只传来柴火烧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王贲看到扶苏这样,便扭头对身后的传令官道,“听到了吗,还不去把太子的话告诉那些降卒。太子有意放他们生路,就看他们愿不愿意做我秦国的子民?”
传令官本来在发怔,他望着扶苏,好似在瞻仰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山。
领到命令后,走起路来都感觉不可思议。
蒙恬忍不住问,“太子,那如果有朝一日,楚国真的再卷土重来呢?”
“如果有朝一日楚国再复起,首先他们是造反谋逆,名不正,此为其一;其二,我今日施恩于他们,保全这些楚卒的性命,乃秦人对他们有恩。日后楚人造反便是忘恩负义。”
“只此凭借此二者,日后我秦楚再次开战,我秦军也必然占据上风。”
“诸位以为如何呢?”
诸将都心悦诚服,一个个摇头而已。
蒙恬已经看到了自己心目中期待的王者诞生。
蒙恬对扶苏道,“太子您愿意对楚人施加恩德,这是楚人的幸运,也是给天下人树立我秦国威德,可福泽后人。而倘若日后楚军造反,我们镇压起来,楚人也是师出无名,相信一定很快就会被镇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