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太子是要自己把这些话转达给大王。
“是是是。那你还不快陪我一道进去,要是太傅突然发威,冲撞了太子,你该当何罪?”信提着笔,严厉地看着灌夫。
灌夫提着剑冲了进来,却见熊启和扶苏二人正对坐着饮茶,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你不是曾经说,若是太子有难,伱一定是第一个冲到太子身前去的人吗。”
经历了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迈入老年的这个阶段,已经尝够了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但是当一个人的阅历足够丰富后,反而会对这些事情产生不一样的看法。
扶苏望着满脸都写着担心自己的昌平君。自己躺在了座椅上,他就这么定定地观察熊启。
熊启本来以为扶苏是在宫里闲不住,想要去抢功劳,没想到他竟然愿意屈居在后方。
“太子——”
“唉。君父不让我去,都尉李信必败。都尉李信届时败了,损兵折将,到时候君父若是不派遣我去,那不就要强起武成侯王翦。”
熊启纳闷,“竟然只有一盒吗?”
这几天,扶苏在准备走后的事情。这赵高,嬴政身边的第一副手,不是想杀就能杀的,除非制造意外。
“我……我说过这样的话吗?”灌夫思索着。“我居然说过这样的话,我对太子的心意真是天地可鉴。”
众人都蹲在外面,不敢进去。
殿内扶苏正听着,他只是望着暴怒的熊启淡淡地说了一句话,“这么做,对叔公,对我,都有利吧。”
但是扶苏说的话,听着十分自负,但是未必没有可能发生。
“据我所知,大王还没有答应此事吧。”
熊启面上露出难色,轻轻地啜了一口。
“太子这饮具真是简单,像是隐士之用;至于这茶,更是一股清流。”
“臣多谢太子赐茶。”
店门外,灌夫拉着信不敢放他进去,“这秦国,最不好惹的人就属大王,太子,昌平君。现在昌平君正在里面对着太子发火呢,您要是进去,到时候就真的成了太子常说的炮灰了。”
二人在殿外正说着,只听得殿内熊启道,“太子,你知不知道战争是会死人的,哪怕是将领,也都有可能在战场上发生意外。”
“这茶叶在水中形状似竹叶,故取名为竹叶青。乃是我命人从蜀地寻来的。”
灌夫和宦侍们都贴在墙边,一个个都怕太傅拿他们开刀。
“这茶树难寻,寻到了按照季节采摘,烘焙炒制晾晒,都有讲究。我这里也并不多。就是君父,也没有尝过我的茶。”
信听着,他怎么感觉这些话是太子故意给自己说的呢。
打扶苏穿越来就知道,自己身边的人都是嬴政、华阳太后、王后的眼线。
熊启把着竹杯,在鼻尖处又嗅了嗅。
“太子有心事?”
“我正因此而赶来。”
“叔公若是喜欢,我这儿还有许多。我为叔公准备一盒子送到府上。”
在外人面前,嬴政和扶苏是对昌平君给足了面子的,昌平君是做了一件符合家国大义的事情,屈尊来给太子当太傅,以教育他这个‘玩世不恭’,沉溺于工农器具制造的太子。
就是大王,也从没听说过他会对太子如此咆哮。
身为少内史,他不必每天都在太子身边,自己手下也是有小吏陪同的。
信提着笔,在案牍帛书上飞快地速记。
“我也是这个看法。可惜如今君父似乎心意已决,我也无可奈何。我准备屈就一番,到时候请求君父让我去后方安抚楚地百姓,供应配给粮草。”
一个人,永远都不要去看他的表面。
信本来是想看太傅怒斥太子的场面,结果进来后两个人云淡风轻的,还在讨论茶。
似苦非苦,似甘非甘,却又欲罢不能。
但是到了现在,就只有嬴政的眼线了。而嬴政的眼线,都是在赵高的管制之下。
灌夫止住步子。
灌夫赶忙好意拦住信。
“是我……”
羽阳宫上下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敢对太子这样发火的。
“嗯。我即将前往战场,为此忧虑。”
熊启品着这茶,渐渐停不下来了。
这就非常有意思。
熊启了然,微微眯着眼神看着扶苏。
这一声声暴呵,吓得灌夫都觉得大事不好。
扶苏慢条斯理拿起竹筒制成的杯子,给熊启倒了他命人采摘炒制的茶叶泡下的茶水。
熊启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太子这人,真是心思缜密。这个信固然是大王的亲信没有错,可是他竟然让这个信站在了他和大王中间,反而让这个人有了最大的用处。
熊启能怎么办,他和太子一条船,当然要帮着太子。
“太子年纪轻轻,没有从军的经验,如果愿意前去后方,到时候再有有经验的老臣大臣前往,一定会让李将军在阵前没有后顾之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