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河北一统
公孙瓒立于易县高楼之巅,寒风凛冽,卷起他残破的衣袍。
城下,袁绍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喊杀声震天动地。他低头望去,曾经繁华的城池已化作一片焦土,火光映红了他的双眼。
他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
远处楼台林立,其中不乏精锐甲士,只是这些人都已经背弃他而去,投降了袁绍。
就在两个时辰之前,公孙瓒看见城外火把信号,误以为是自家儿子搬来了张燕的援军。故此,他不顾邹靖的激烈反对,执意带着最后的家底出击,想要里应外合,再破袁绍。
可让他绝望的是,城外的火把信号竟然是袁绍所放,对方猜到了他和自家儿子的联络方式,并以此设下陷阱,将公孙瓒最后的精锐步骑八千人尽数覆灭。
此时,公孙瓒身边已经只剩下了数百残兵,而易县已经为袁绍所破。
他缓缓举起手中的火把,火光在公孙瓒苍白的脸上跳动,映出他眼中的决绝与不甘。
最后关头,公孙瓒脸上露出一丝疯狂的笑容,低声喃喃道:“我公孙瓒,宁死不辱!”
话音未落,火把已掷向脚下的楼板。
火舌瞬间窜起,吞噬着木质的楼阁,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火焰迅速蔓延,公孙瓒的身影在火光中渐渐模糊。
在这火光烟雾之中,公孙瓒仰天长笑,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悲凉与愤怒。烈火灼烧着他的身躯,他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只是紧紧握住手中的长枪,仿佛在最后一刻仍要与命运抗争。
高楼在烈火中轰然倒塌,公孙瓒的身影也随之消失在熊熊烈焰之中。火光映红了整片天空,仿佛在为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席卷河北,打的袁绍乞降的末路英雄送行。
此刻,袁绍正立于易县城外的高坡之上,身披锦袍,手握马鞭,目光如炬地望向远处的易县。
寒风掠过袁绍的面庞,带来一丝凛冽的肃杀之气。
远处,公孙瓒所在的高楼已被熊熊烈火吞噬,火光冲天,浓烟如黑龙般盘旋而上,遮蔽了半边天空。
袁绍微微眯起双眼,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
如今亲手覆灭了河北最大的敌手,将两人之间整整八年的战事终于落下了帷幕。
“公孙伯圭,汝也有今日。”
火光映照在他的瞳孔中,仿佛映出了昔日的恩怨与争锋。他曾与公孙瓒盟誓共分冀州,也曾因利益反目成仇,更因为一次偶然的黑天鹅事件而不死不休。
如今,公孙瓒选择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袁绍心中既有胜利的快意,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
身旁的谋士许攸眼中精芒一闪,上前一步,低声道:“主公,公孙瓒既已自焚,易县唾手可得,河北大势已定。只是主公之志,当在天下,不可拘泥于河北一地啊。”
袁绍闻言,微微点头,却并未言语。他的目光依旧凝视着那冲天的火光,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远处,高楼的梁柱在烈火中轰然倒塌,火星四溅,如同坠落的星辰。
袁绍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身,挥了挥手:“传令下去,全军进驻易县,查封府库,清点造册,有扰民者,军法不饶。”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
这一次可谓大胜,而且公孙瓒最后的精锐落入了袁绍军早有准备的陷阱之中,袁绍军伤亡很小。
故此,袁绍才有底气喊出不得扰民。
换了其他时候,袁绍虽心中不愿,也只能放任这些兵痞劫掠财货,最多也只是再三严令不许杀伤人命,若是要求再多,那就不礼貌了。
火光渐渐黯淡,夜幕降临,袁绍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孤寂。他知道,公孙瓒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却也意味着新的纷争即将开始。他抬头望向南方,心中暗自忧愁:“曹刘如今盟约已成,其势更在公孙之上啊。”
袁绍先前几波使者前往徐州,刘备却是在刘封、荀攸、陈登、鲁肃、刘晔等人的建言之下,坚守曹刘联盟,婉拒了袁绍的示好。
此后,他更是在多次声援朝堂之上的曹操,一起合力给袁绍添堵。
袁绍既羞又恼,更是在心中给刘备狠狠的记了一笔。
虽然恼羞成怒,可袁绍心里也很清楚,刘备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因为惧怕自己。先前刘备主动分割青州,又举荐袁谭为茂才,同样也是因为畏惧自己。
之所以会表现的前恭后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公孙瓒行将覆灭,而即便是个傻子也能猜到公孙瓒覆灭之后,自己的下一步就是要南下过河了。
易县是冀州有名的大县,人口众多,城外更是有巨马水、易水多条大河流淌而过,地处河北大平原中部,土地极其肥沃,是冀州有名的大粮仓。
公孙瓒在这里屯田数年,仓库之中竟然积累下了谷三百万斛。斛为小石,三斛差不多相当于两石,三百万斛正好是两百万石。
其中大部分都分散在易县仓储,以及城外百余高楼之中,仅有小部分囤积在公孙瓒亲自坐镇的最高楼台里。
因此,这些粮食几乎完好无损的落入了袁绍手中,哪怕公孙瓒自焚而烧毁的楼台中那些粮食都有不少幸免于难。
可怜公孙瓒屯田数年,成果却悉数归了袁绍。
进入易县之后,袁绍当晚就迫不及待的将身边的亲信重臣们叫到了身边。其中包括沮授,田丰,郭图,许攸、淳于琼、孟岱、蒋方等人。
只是袁绍刚一说完,现场又照例分成了两派。
以沮授,田丰为首的河北派强调如今河北久战,兵民俱疲,需要一段时日休养生息,恢复民力,养精蓄锐。况且眼下河南曹操、刘备两雄联手,实力已然不弱于河北一方。此时出兵,又有大河阻隔,胜固然可喜,可若有闪失,那可是覆军之祸啊。
河北派的话听起来相当有道理,袁绍虽然刚刚消灭了他在河北唯一的对手公孙瓒,可他对河北的掌控其实是相当有水分的。
真正能让他如臂指使的,其实只有一个完整的冀州,加上半个幽州,半个青州以及仅仅只有两郡的并州。
如果休养生息,袁绍不但能够夯实根基,更能先易后难,先行解决幽州、青州的问题,甚至还能向并州方向扩张,扫清曹操在河北的据点——河内郡。
然而这却是河南派无法接受的。
河南派抛家弃业跑到河北来支持袁绍,图的不就是衣锦还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