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备努力的转动着脑袋,思索着推拒绝之词:“为父如今也缺少人手,贸然调走如此之多的各县长官,恐怕会惹出事端。”
刘封鄙视的看了刘备一眼,这话说的,如今刘备可是骠骑大将军,投效于他的名士豪强可是数不胜数,只是质量远不如这一批罢了,但人数却是这批人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这批人刘封可是有大用的,因此,刘封不得不拉起了东汉故例来:“父亲,扬州乃是新定之地,百废待兴,且以我大汉成例大小三互,正当以豫、徐州士人填补扬州官缺。”
刘备满脸抗拒,居然还去看陈登、荀攸等人,明显是希望谋主们帮他想想点子。
刘封这还哪里忍得了,直接掐死了刘备的企图。
“父亲,孩儿出借他们的时候,可就跟您商量好了。”
刘封咬牙故作恼怒状:“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况且孩儿扬州的局势,可正需要这些人去稳定,若是以扬人治扬地,日后这扬州到底还是谁人天下,可就不好说了。”
陈登、荀攸、鲁肃、刘晔等人俱是低眉垂首,仿佛暂时失聪了似的。
人家老子和儿子的事情,自己这等外臣掺和什么。
关羽则坐在一旁,丹凤眼一眯,你都不知道他是醒着还是睡着了。不过只看他目不转睛,一动不动的模样,也能看出他并不想掺和这个话题。
刘备叹息一声,扬人治扬地这句话确实戳到刘备痛处了。
想起来自己刚入徐州的时候,除了陈登、糜竺给他些面子,其他徐人,哪怕是曹豹这些外来户,可都不怎么把他放在眼里的。
想到这里,刘备就心疼起自己家的好大儿起来,最终还是松了口。
“好吧,那容我一个月时间,派人去替换他们,然后让他们去扬州投你。”
刘备这一年多,也收拢了不少中原士人,如同沛国龙亢桓氏的桓彬、桓晔兄弟俩。
龙亢桓氏可是中原名族,和长沙那个桓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一家子也是世代公卿,屡出两千石。
桓彬、桓晔兄弟俩有个远房堂兄叫桓典,是桓家嫡脉,爷爷桓焉曾经在汉顺帝时期担任太傅,联合太尉朱宠执政,获封阳平侯。
桓典年轻时就被举孝廉,入雒中担任郎官,随后又担任了袁家当家人袁隗的府掾,可谓是根正苗红的中原士族精英。
眼下桓典还在雒中,担任九卿之一的光禄卿,虽然已经不复实权,但也算是清贵之人。
而桓典还有个儿子特别有名,那就是日后为曹魏大将军曹爽的智囊,最后痛骂曹爽蠢猪,并和他一起被司马懿夷灭三族的大司农桓范。
桓彬、桓晔虽然只是支脉,但桓家在沛国的声望极高,有了他们投效,还能有效的收拢沛国人心。
除了桓家以外,诸如陈郡谢氏、殷氏,下邳桓氏、东莞徐氏等等,诸多来投。
刘备手上并非无人,只是论才干品行能力,及不上刘封这些人罢了。
不过刘封又是恳求又是威胁,刘备也就算了,毕竟对方是自家好大儿,而且真算起来也是自己理亏,于是只能点头松了口。
可刘备松了口,刘封却有些怀疑的看着自家老爹。
“想要就等着!不想等就别要了!”
刘备顿时勃然大怒,老子都放你一马了,你居然还怀疑你爹在下缓兵之计?
当真不为人子!
刘封发现老爹真发火了,赶紧安抚道:“既是如此,那孩儿自然是愿意等候的。”
至此为止,正事算是完成了。
刘封想起还有几件小事情,于是开口道:“父亲,徐州今年的举孝廉,可否给孩儿留上一个?”
这话一出,刚刚都神游物外的陈登等人不约而同的清醒了过来,齐齐的看向刘封。
刘备也是好奇:“你要举荐何人?”
刘封也不隐瞒,直言道:“阿亮如今也已年满十八,我意为他加冠,举其为孝廉。”
这次动身回来寿春,同时就已经派人去接诸葛玄了。
诸葛玄病了大半年了,之前也已经康复,只是身份微妙,暂时没有合适的官职出任。
眼下刘封心心念念的想要和荆州开战,自然不能再让诸葛玄出任地方太守了。
万一诸葛玄跳反,伤害未必会有多大,但侮辱性必然极强,而且也容易伤了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俩的心。
想到这里,刘封干脆决定带着诸葛玄一起入雒,替他在朝廷里找个官职过渡一下,也好让他远离荆州。
同时,诸葛玄作为诸葛亮的长辈,也是唯一存活的叔叔。
诸葛亮要加冠,诸葛玄自然不能不在场。
“原来是阿亮。”
刘备恍然,脸上露出嫉妒之色,世人皆以为自己礼贤下士,却不知道自家好大儿眼光毒辣。
至今所举之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天下俊才,同辈之中的俊杰。
刘封倒是不知道,其实刘备也很看重诸葛亮。
这次诸葛亮留在寿春,给刘备当了记室,很得刘备欢喜。
刘备甚至打算主动找刘封开口要人了,可现在看见刘封赤裸裸的为诸葛亮要举孝廉的名额,他就知道自己所谋已然不成。
“为父知晓了。”
刘备应了下来,随后面露不善的看着刘封:“还有何事?”
看见刘备防贼似的眼神,刘封顿时觉得心寒,自己为老爹做了这么多事情,就提了这么点要求,居然就被嫌弃了。
自家老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凉薄了!
不过刘封也只敢心里腹诽一下,嘴上却把其他几件小事给咽了回去,摇了摇头:“禀父亲,孩儿没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