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上的文字,是毛笔所写,经匠人凿刻而成。作者都写着张斯,现代诗是张相文所书,下笔温和,柔软舒心;文章则是谢敏振所书,恣肆纵横,一字一句,仿佛斧削刀砍,而又没有丝毫滞涩。
诗名《相信未来》,共分七段,着实不短。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作者按:原诗并无标点,为方便阅读,特据朗诵的稿件添加。)
“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几个意象的词一出,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荒凉,穷困,艰难的画面。这是在叙述山间的实情,他们都是贫穷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都处于难于更改的劣势。
这荒凉的地方,给了大家太低的起点,令所有人感到悲哀。
而“雪花”象征了纯洁,只有如此干净的东西,才是质朴的,而只有质朴的东西,才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所以“我”可以“固执地”丢弃失望,再次上路。经这么一转折,昂扬的态度,跃然纸上。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文辞极为优美,无论是“紫葡萄”,还是“深秋的露水”,都透露出一种美感。而这美感,却加重了人们心头的无力感,似乎难以抵抗。“鲜花”会成为别人的,“我”只剩下“凝霜的枯藤”,既冷冽又颓然。
但“我”不放弃,尽管大地如此凄凉,也要努力地展望。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写到此处,调子忽然高昂起来,简直是在激烈的呐喊。许多读者热泪盈眶,这美丽的文辞,竟然又这样的威力。尊敬的食指先生,当年写下这首诗,“拯救了一代人的灵魂”,可见其威不可挡的感染力。
这深沉的笔触中,是无限的爱意,令人感觉温暖。
张斯的用意很明显,要给贫困区的孩子们一个希望。具体的方法倒在其次,首先得让他们有勇气,只有坚持自信的人,才能打破环境的限制,去创造奇迹。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这是一种预见性的表达,气势恢宏,令人深信不疑。
换一种想法,这也是一种呼吁,并非对着未来,而是对着现在的人们。张斯办了义学,校舍齐全,能否走下去,就要靠大家的支持了。那么,读者就成为了历史的主人,此时此类,他们的做法,会改变事情的整个进程。
张斯也在质问大家:你们愿意表现出正义么?你们愿意看见事实的真相么?
读者们不禁心潮澎湃,难以遏制。为这深沉大气的表达所折服,心中不停地说:我们是历史的主人,我们可以决定这件事的未来……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