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女生频道>文娱行者> 第四十二章 悄然攻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悄然攻击(2 / 2)

“《活埋》整个故事都发生在棺材里,但是却聪明地寻得了一份空间去表现充满恐惧感的剧情,甚至动作场面。”

“此片告诉我们,拥有一台超长待机时间的手机是多么重要。”

“企业很邪恶,国家靠不住,人命很贱……”

“大胆的想法,牛逼的剧本,绝对的小成本,密室恐惧症的噩梦,这片太压抑……”

“……”

随着议论的纷起,内陆票房开始飙升。

人们带着好奇,去看这部口碑极高的电影,出了电影院,又开始宣传它的精彩,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这里面不乏唱反调的人,责备光线模糊,责备用了国外模式,责备演员表演……只要是人做出来的东西,总能找到缺点,无可避免。

张斯听了,也不过笑笑,不作回答。

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它距离完美两个字差的远,但它毕竟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只有数万的投入,两个星期的拍摄时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票房继续上升,将一干没什么质量的电影通通比了下去。

这个档期,无论国内国外,都没什么大片上映,使得它竟然没遇到对手。在内陆一番狂飙之后,票房很快超过了《清澈时光》。

而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又不是《清澈时光》能比得了。

“这样一部电影,通篇是恐怖与绝望,其实不该上映。

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工具,影响极大,应该注意其影响。国内这一点就做的很好,对每部电影甄别筛选,若是不利于民众思想的,坚决不予上映。

《活埋》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

我不很了解,宣传不信任政府,不信任公司,不信任朋友……这竟也能得到别人的赞誉,令我感到莫名其妙。这种题材,根本不应当出现。一部好电影,应该给人以触动,使人更加积极,更加乐观……《活埋》只是一部低俗的惊恐片,不符合这些要求。

此外,我不明白张斯为何要拍一部美国片。

美国与华夏建交多年,向来友好相处,而片中对彼邦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分明是在给国家抹黑,使得彼邦误会我国民众的意思,影响两国关系……”

忽然冒出这么一篇影评,而且流传甚广,令人惊奇。

民众非常不解,张斯也非常不解,一些此片的爱好者,立即发文反驳:“作者脑子大概是被驴踢了,电影的好坏只在于导演的才华,与题材有什么关系?

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另类的导演,竟然‘不符要求’来评价。

美国人高价买走《活埋》,民众对其中的内容反应热烈,一片好评。人家都没说什么,你拍什么马屁,‘给国家抹黑’‘影响两国关系’这类话都说出来了。这一副崇洋媚外的嘴脸,看着令人恶心。

至于不予上映的话,最好慎言。

国内的检查制度被救严格,电影人苦不堪言,观众也大苦其事……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取得了少去进步。若是因你的一言,而又退回去,你真可算华夏电影的罪人了!

言尽于此,多说无益……”

而议论并未因反驳而停止,大批地出现,仿佛是预谋好一般。

“张斯借《活埋》说桃源高架桥之事,用意是讽刺政府……”

“保罗的原型据说是被埋的某某,正是桃源……”

“影片愿意是在挑动民众情绪,借此引发对政府的议论……”

“这种指桑骂槐的方法,在华夏电影上,倒是首次……”

“……”

议论纷起,开始对影片抹黑,一轮接着一轮。

影迷们气愤地反驳,开始还在讨论影片的质量,谈论它的灯光如何精准,布景怎么真实,镜头如何灵活……被无理攻击的时间一长,也忍不住坡口大骂。

“桃源高架桥本来就是政府的错!”

“他们不过是一群阴险的小人,哪会管百姓的死活……”

“就如近来新出的条例,分明是为了保护达官显贵,无耻之极……”

“草菅人命,他们向来擅长……”

“……”

话题越来越露骨,影迷们脑袋发热,早忘了“莫谈国事”的习惯。由向对方反驳,转向攻击政府,文章连篇累牍,声势浩大。

“看你还嚣张……”张泽浩捧着报纸,得意地笑了笑。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