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成墨怔住,向外喊:“去城郊吴府把吴大师请来!”
吴英,梁王幕僚,无官职傍身,但巧舌如簧,智计百出,为姬桓解决了不少麻烦,姬桓能当上梁王他出了不少力。
姬桓对吴英极为敬重,甚至还嘱咐姬成墨对吴英不得怠慢,需得毕恭毕敬才好。
姬成墨照做了。
但,他心底是有疑影的。
他总觉得,姬桓对吴英的敬重已经超越了一个为君者该有的限度……这,是为何?
……
郑国,渠阳城。
这里是郑国的国都,郑王宫坐落于此,伫立八百余年。
郑王名郑川,今年六十九。作为王,他堪称长寿,劳心劳力之人通常活不了这么大岁数,更别说他还要面对朝臣的揣摩算计,宗室的争权夺利,子女的尔虞我诈。
但他到底是老了,老到了不得不将权力拱手送人的程度。
这倒也没什么,每位王到了晚年都会有这一遭。他的长女郑潇精明能干,虽有刚愎自用、不听劝谏以及狠心太过的毛病,但是作为王位继承人,她无疑是合格的。
郑王很难从自己已经成年的子嗣中,挑出一个比郑潇更合适的继承人。
自从身体衰弱,郑王便逐渐将朝政交给了郑潇,郑潇也干得很好,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将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平衡朝臣、压制兄弟姐妹的事也做得很好。
就是好得略微过头了。
郑潇接管朝堂的两年以来,死了左将、左相,接着以贪污之名流放了司吏,又以谋反之罪将司马抄了家。这还没完,前年郑王第四女郑湫郊外踏青时坠湖而亡,五女训练马术时坠马变成残废,半身瘫痪……
“大公主是要将朝堂上下都血洗一遍啊。”
连已经进入闲散生活的郑王,耳边都听到了些风声,众人说郑潇麻木不仁,眼不容人。
还有朝臣秘密进宫向郑王哭诉,希望他规劝郑潇,郑王只是笑笑,慢悠悠地继续钓鱼,然后不到一刻钟,郑潇进了宫。
她笑眯眯踏进宫殿:“陈大人怎么有如此雅兴,陪父王钓鱼?”
那位陈大人面如土色,抖如筛糠。
他这时才知道郑潇已经掌管了郑王宫,连郑王身边的宫女都是她的人。郑王老了,有心无力,表面闲散自在,实际上形同被郑潇拘禁。
郑潇不杀郑王,是因为郑王意识到自己难以压制住她了,他识趣,想再享几年福,如果他不退让,郑潇接着就会将刀对准他。
又过了月余,这位姓陈的大臣因结党营私之罪被流放。
这样闲散的生活倒也还好,郑王甚至安逸了起来。郑潇也因父亲的识趣退让展现出了少许耐心,没有继续紧逼。
但她的耐心持续不了太久,可能再过上一段时间,待她筹备妥当,就会让郑王立退位诏书,她直接登位。
郑王对这个女儿近两年的表现非常满意。
若她处理自己同胞弟妹的手段失败,就会引发政变,郑国内乱,元气大伤;若她强逼郑王退位或弑杀亲父,就会陷自己于不义之地,朝臣不服,又会血流成河。
现在郑潇以怀柔手段,逐渐将整个国家攥在手心里,完成权力过渡,反倒是最好的办法。
今日,郑王照旧在王宫的湖边钓鱼。
郑潇带着侍从缓缓而来,挥手屏退左右,待人退到了远处,郑王抬了一下花白的眉毛,看这架势,语气少见地变严肃了:“怎么了?”
“武王以皇帝身边有妖为由,要与诸国结盟,清君侧……这是其一。”郑潇道。
郑王一时大骇,赶忙问:“其二呢?”
“皇帝身边确实有妖。”郑潇平静道,“燕皇陛下已经死了。”
郑王更是坐不住,直接站起来道:“你何时收到的密报?”
“六个时辰前。”
过了六个时辰,才进宫把这件事情告诉他,郑王不由笑了,气笑的,得亏他身体够好,不然此时已经气晕了过去。
“吾女运筹帷幄,此时气定神闲,必早已想好要如何应对。”
郑潇只当没听出郑王话外音,微微颔首,道:“父王,您退位吧,传位于我。”
郑王不料她竟说出这种话,猖狂到毫无掩饰。他扭过头,牢牢地盯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