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女生频道>唐朝好医生> 第四百四十五章 葫芦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葫芦河(1 / 2)

第四百四十五章葫芦河

眼望着前面的雪地,王平安道:“快了,就要到达玉门关了,一出玉门关,就是我的封地了!”

苏定方跟在他的马后,道:“侯爷,末将以前来过这里,再往前走就能看见山了,山路之间有一条大河,名为葫芦河,玉门关便建在河的那边,沿着河有烽火台一百余座。”

他用马鞭一指南面,道:“现在咱们的位置不太好,往西南方向二十来里是瓜州,而往西北五十来里,便是葫芦河了。咱们今天是去瓜州休整,还是在雪地里过夜,明天接着去玉门关?”

王平安向南望去,却望不到有城池,冬天的天空有些灰蒙蒙的,能见度不高,他道:“咱们要去瓜州,怕是那里的刺史又要抱怨,这一路上我尽听抱怨了,不想再听,还是在雪地里对付一宿吧,反正五十来里,明天也就能赶到了。”

苏定方却道:“五十来里是到葫芦河的距离,并不是到玉门关,玉门关建在山口要隘之处,还有二十来里的路程,而且道路难行,至少得后天才能赶到。”

王平安哦了声,唐代的玉门关和现代的位置不一样,当然现代的他也不清楚在什么具体位置,但既然是重要关口,那肯定周围地势险要,道路难走,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想了想,他道:“算了,还是在雪地里对付一宿吧,也不急在一时。”

苏定方便不再说话,传令下去,再赶一段路,今天仍在雪地里扎营。

突厥人一路走了数千里,要说疲惫,早就疲惫不堪了,可人只要有希望,不管多苦多累,就都能支撑下去,人人均知,过了玉门关,那就是折柳县了,是他们可以休养生息的地方。所以,就算是再累,他们也没人抱怨,不管男女老弱,都在拼命挣扎着往前走。

雪地里行路艰难,行了大概不到二十里,天色便已转黑,王平安下令扎营,突厥人立起帐篷,寻找树枝干柴,升火煮粥,他们舍不得杀马,而牛羊早就吃光了,每日里只能喝粥,一锅粥里只要加上一小撮的盐,对他们来讲,就是无上的美味了!

突厥人围坐在火堆旁,喝着稀粥,话里言间,都是说着以后的好日子,到了折柳县就一切安生了,等明年平安汗买些牛羊来,给大家放牧,那不用两年功夫,折柳部就会发展起来,大家就不用再忍饥挨饿了,而且在平安汗的封地上,可以放心生活,总不至于有人会来平安汗的封地,赶他们走吧!

这些日子,大家在临睡前都要说说这个话题,似乎不说说,晚上就没法睡觉一般。

王平安坐在帐篷里,面前也放着一碗粥,不过里面是加了肉干的,他却没有喝粥,而是查看地图,狄仁杰和苏定方,陪在一边,稀里呼噜地喝着粥。

放下地图,王平安皱眉道:“从地图上看,沙州离玉门关很近啊,而且我的折柳县封地,就在两地之间,按道理来讲,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强盗吧!”

狄仁杰放下碗,道:“这个小弟倒是有所了解,在来之前找了些书看,书上说以前折柳县是个好地方,在汉朝时由于处在丝绸之路上,相当的繁华,可就是由于太繁华了,所以一打仗,这里就必定有战斗。”

王平安嗯了声,道:“看位置,确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又可以打沙州,又可以打玉门关。”

苏定方将粥喝得精光,咂巴着嘴,道:“前隋时便打个不休,后来到了咱们大唐,高昌王来朝,说要称臣,可一回到高昌,就又和突厥人勾搭,也向突厥称臣,好女岂可嫁二夫,皇上当然不肯,便派兵将高昌给灭了。”

王平安道:“是你带兵灭的?”

苏定方忙摇头,道:“那可不是,是侯君集带兵灭的。那时他还威风着呢,要是一直老老实实当他的大将军,岂不公侯万代,谁成想后来竟然谋反。”

狄仁杰对侯君集的往事不感兴趣,他道:“高昌被灭之后,不少人逃到了折柳县,没吃没喝的,自然就要靠打劫为生,一开始还好,抢了不少的东西,可后来折柳百姓组织起来,将高昌强盗打败了,并且发现了他们的宝藏,尝到了甜头,发现当强盗比种地好,可不就接着干这行了,而且还越干越大,干得全西域的人都怕了他们!”

王平安摇头道:“不见得,你是从书上看来的,而苏兄是听别人说的,都不见得是事实,有太平日子不过,没人会愿意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当强盗的,就算是日子能过得富裕些,也不见得会是全县百姓都当强盗。”

苏定方笑道:“侯爷,不是说全当,而是那里的百姓,你分不出谁是强盗,谁是良善,而且县令去一个死一个,无法收上税来,军队不停地镇压,结果越镇压,叛乱越大,弄得玉门关和沙州的官员,谁都不愿理会这里了,时间一久,也就成了强盗窝了!”

狄仁杰道:“大哥不必担心,就算折柳县再乱,咱们也能应付得了,几万突厥兵过去,怎么也能打赢那些强盗。”

苏定方哼了声,道:“那可不一定,你不懂用兵,要是靠人多就能打赢这帮强盗,那玉门关的守兵还少了?沙州兵还少了?不是你想打赢就能打赢的,要赢之前得先打,而打之前你不得找到人吗,你知道那里的人谁是强盗?总不能全都杀了吧!”

王平安摆手道:“算了,别说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不去想它了,到时再说。”

一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天还没亮,突厥人就都起来,收拾帐篷,他们着急要去折柳,没人再睡得着了。

王平安也起身,并没有梳洗,过些日子没有条件打理容貌,他已然有些蓬头垢面的模样了,但人却日见精神,而且也渐渐有了上位者的威严,和在长安时大不相同了。

两个小丫头简单弄了点吃的,给王平安送来,这些日子,丁丹若和柯莲雾也憔悴不少,都是好多天没有洗澡了,而且身上穿着突厥皮衣,几乎和突厥少女差不多了。

王平安看着她俩,道:“这段日子辛苦了,等到了封地就好,一切就都安生了。”

两个小丫头却都说不辛苦,反倒说少爷这些日子才真辛苦呢,王平安没把她俩安慰成,她俩倒把王平安好一通安慰。

收拾好行李,再次上路,这段路就比较难走了,不是太平坦,大队人马行进,就算是再怎么赶,他们也没在天黑之前赶到,月上枝头之时,才来到葫芦河边。

葫芦河便是现代的疏勒河,千年历史,曾有改道,所以地理位置和现代不同。玄奘法师西行时,曾到过这条河,言此河下广上狭,涸波甚急,深不可渡。深不可渡之后,他却又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所以说,有时候书上的东西,真是不太可信的,前后矛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