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和隔汉水相望的樊城合称为襄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战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兵取江南的必经之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关羽就是死在这里。
因此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宰相朱胜非就力主收取襄阳六郡,拱卫临安。皇帝赵构也知道襄阳后重要性,特意调遣岳飞出任收取襄阳的主将。这也是赵构登基之后,唯一一次主动出击,收复失地的战役。此后襄阳就成为岳飞的防区。后来又在此设置御前驻军司。而大宋复国之后,对御前驻军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而襄阳也是数不多的依然保留下来的御前驻军司之一。
现在襄阳府的御前驻军都统制是时俊,也是大宋军方仅存为数不多的老将。不过说是老将,其实时俊才四十出头的年纪,正当壮年,只是现在大宋军方大多都是三十左右岁的年轻人唱主角,因此才显得老了一些。襄阳府的御前驻军是三万,有一万人马由副都统制张汉英率领,驻守在樊城。留守在襄阳的只有两万人马。
虽然金军以经完成了对襄阳外围的淸扫工作,但襄阳本身就是一座坚城,城墙高度都在四丈以上,并分为前后两层,而且在后排还有安置床弩和投石机的位置。城楼更是高达五丈有佘,加上与汉水北岸的樊城以一道浮桥相通,相倚而立,互为依托,是一个攻守极佳的战略要地。
不过金军也做了不少前期的工作,
完颜长之率军返回南阳之后,立刻开始了进取襄阳的布置。首先命仆散忠义率军两万,驻守谷城,遏制汉水上游,又命大将石盏领一万人马,驻守宜城,切断汉水下游。又派蒲察定住领两万人马,镇守随州,以防杨炎带兵回援。自己和石抹燕山率领温古孙、古里甲、术鲁、唐国瑞、商景亮等人领八万金军,向襄樊发动了进攻。
完颜长之知道,襄樊两城必须逐个击破,首先在襄樊的汉水上下游各搭设了一座浮桥,保证了金军在汉水两岸的往来,随后派石抹燕山率两万人马,渡过汉水,在襄阳城东北下寨,牵制襄阳的宋军,完颜长率领大军,首先向樊城发动了攻势。
樊城只是襄阳的副城,而且又是背靠汉水,无论是城防还是地势,都比襄阳差了许多,而且金军攻城的物资器械都十分齐备。现在又有完颜陈和尚攻取濠州的经验做借鉴。因此攻城战一开始,金军的攻势就十分凶猛,在第一天就多次攻上了城墙,幸好守将张汉英指挥宋军,奋力死守,多次打退了金军,终于还是保住了城池。同时也像襄阳的时俊救求。
但第一天的战斗,对金军来说,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虽然完颜长之从完颜陈和尚那里得到了许多攻城的有益经验,但毕竟缺乏亲自的实践,第一天的攻城战,对完颜长之来说,主要的目地还是检验一下这些经验的实际作用,并且衡量一下樊城的防守力量。
第二天,金军才开始正式使全力攻城,无论是強度还是力度,都要比上一次大了许多,而且宋军顿时感到压力比昨天要大得多了,张汉英、范天顺、牛富等守将都亲自上阵,率领着宋军奋力守城。
而襄阳的守将时俊也亲自率领人马,赶去援救樊城,但一连两次出兵,都被石抹燕山拦住,第一次被金军击败,退回襄阳。
但回到城中之后,时俊也知道军情危急,因此马上就组织了第二次援救,而且这一次时俊也学聪明了,将人马分成两批,以五千人马为前队,遇到石抹燕山的拦截之后,双方立刻展开了激战。而宋军第二队的三千人马却趁着这个机会,踏上浮桥,渡过了汉水,赶到了樊城。
这时正好樊城快要支持不住了,宋军的援军赶到城下,一阵沖杀,而金军虽然也有所准备,但只是防着城中的守军杀出,却对城外没有太注意。而且也不知道宋军来了多少人马,因此只好放弃继续进攻樊城,转头来先迎战援军。后来尽管三千人马只有一千多人退回襄阳,但樊城却甴此缓过一口气来,终于又一次守住了城池。
而完颜长之对此也大为恼火,把石抹燕山狠狠训斥了一顿。同时命令石抹燕山第二天烧毁宋军的浮桥,彻底断绝樊城的援军。
石抹燕山也憋了一肚子火,到了第二天,立刻出兵,自己领一万人马去进攻襄阳,分出另一万人马去焚烧浮桥。尽管时俊也率军出战,与金军极力争夺,但毕竟一心不能二用,在守住襄阳和保护浮桥的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守城为上,结果终于被金军烧毁了浮桥,切断了与樊城的联络。
失去了后援的樊城终于抵挡不住金军的进攻,在浮桥被毁的第二天,就被金军攻破了城池。主将张汉英、副将牛富都在城中力战而死。只有范天顺精通水性,带着少数宋军凫水渡过了汉水,逃到襄阳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