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消磨
万军过境。
匈奴人的后军的速度很慢,尤其在过山口时,慢慢和前面的中军脱开了。
后军集中的队伍,突然散开,在山口的南边和北面,都开始扎营。
耿恭和齐欢有些错愕,原来单于还是留下来了一支军队,跟着大军启动,只是为了将军营移到更适合堵住汉军的位置驻扎,直接移到了山脊的两边,还堵住了山口。
早有羽林卫通过帐包和马圈的数量,估算出留守的围困军队,差不多七八千骑,迅速地报给了耿恭。
耿恭和齐欢在城头上相顾无语,他们的如意算盘被打破了,匈奴人宁愿分兵,也要拔掉这根插在车师的刺。
“能拖住这么些兵力,也不错。”耿恭道,看着尘烟中隐现的单于旗帜,越来越远。
单于身边随着大萨满和呼衍王。
眼看前军已经开始翻爬天山,单于转头对呼衍王道:“不须送了,回去看住那些汉人。”
呼衍王下马,抱住单于的马靴连同马镫,用额头触了触。
“左鹿蠡王部的三千骑,我留给你。你们在汉人那里丢失的尊严和勇气,还得从他们身上拿回来。”用鞭子轻击呼衍王的裘帽,算是一种祝福。随后鞭子一扬,拍马前行了七八步,又住马回头,“等你的孩子们,恢复了一颗勇士的心,你再带着他们来追随我吧。”
呼衍王露出一丝喜色,跪伏在地上。
单于叹口气,对着停马不前的大萨满道:“老师,你也要留下吗?”
“这也是我的错误,我既然没有看见单于放牧的前路,有一支狼群,就有责任让他们消失,不管他们信奉什么样的神明。最后,我会领着草原的儿郎们,追上单于的脚步。”大萨满说罢,带着弟子们从大队分出,站在一侧,旗幡舞动,兽铃叮当,唱咏着神秘的长歌,为大军护持和送别。
玄英来到敦煌快一个月了,他觉得自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玄英并不是军功世家出身,但还算官宦子弟。玄英的父亲在长安为官,长兄在洛都廷尉府为吏。官场的话语模式和习性他是略知一二的,尤其长兄在京师玲珑迎合的做派,让他心生鄙视,所以更想在军中立下实在功绩,堂堂正正,封侯拜将……
玄英刚到敦煌时,带着耿恭的印信直接见到了敦煌太守,报知军情十万火急。敦煌太守也是大吃一惊,他其实知道焉耆反叛了,因为班超通过隼舵已经把话传到了,但他没有当一回事。因为都护府的陈都护并没有求援的信使来,说明情况并不恶化,出于同僚间心照不宣的默契,知道这是都护陈睦不想上边知道的事。但得知匈奴已经进犯车师,虽然前锋北鹿蠡王已被击溃,但单于大军随时就到的消息,的确是改变西域形势的大事。
敦煌太守的确不敢擅自出兵,在玄英的催促下,派了八百里加急,报与朝廷定夺。
这一等,便等了七日,不见朝堂的任何回音。玄英只能去求太守越级派兵,刚开始太守还能亲自接见,后来就不露脸了,交给郡尉接待了。
本朝对地方军权的控制远高于前朝,先帝光武撤销了绝大部分郡里的“郡尉”这个职位,只在有边患的边郡才保留了下来。敦煌郡尉出身于行伍,和玄英还算谈得来,跟玄英说,太守也算尽力了,单于亲率大军入西域,敦煌
更得防守自保,还得盯着身边陇西王的羌骑不至于作乱。羌骑不动,敦煌的汉骑也不敢动。最理想的情况,是说动陇西王的羌骑出关。
玄英连夜疾奔,赴陇西王府去游说陇西王。陇西王其实在汉家的封号是陇西侯,但本是羌王,又有封地,本地人都称之为陇西王,也没人说他僭越。
陇西王倒是见了玄英,说朝廷盯着羌骑日久,日日自危,真要是派兵出关,只怕一堆罪名要落在头上。敦煌太守这是在推诿责任,连个官文都没有,就叫你来了?
玄英又赶回敦煌郡,请太守出函。依旧是郡尉接待,悄悄与玄英说,耿秉耿副帅撤兵前,专门叮嘱太守盯好陇西王,说他和匈奴可能有暗通,如果太守真出了公函,陇西王以此名义出兵却投了匈奴,太守怎么敢担当?
玄英满心愤怒却不好表露,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成了太守手里的刀,去劝陇西王出兵——出战匈奴,必然折损兵力,等于消减了陇西王的势力;不战而降,等于在凉州抹掉了陇西王,地盘多半被周边两个郡瓜分……
玄英接下来,整日和郡尉混在一处,日日喝酒,变得更加推心置腹。
这夜,玄英从醉翻的郡尉的身上翻出令牌,连夜叫城门守卒开门,奔向城外最近的左营,以令牌命左营都尉召集营中所有轻骑,约一千五百骑,子夜出发西向,去救援车师。
玄英声色俱厉,左营都尉不敢质疑,心下却蹊跷,这样的远征,为何只有左营这点兵力?不见这位长史征调兵力更多的右营?所以出征前,悄悄派了名心腹斥候回敦煌城里去见郡尉。
天亮时,郡尉宿醉醒来得到报信,吓得魂飞魄散,亲自带了一队人出城全力去追。一直追到中午,才追上被骗走的队伍。
一声令下,玄英被一群左营士兵扑到马下,捆了起来,带回了敦煌……
疏勒的围城之战,没有远在车师的汉家兵镇那样惨烈,但规模和死伤都更大。
龟兹姑墨联军,准备充分,几乎每日都攻城,消磨疏勒的神经和战备。
疏勒备战日久,粮草厚实,人口兵员充足,粗算可以闭守一年。带着守城之利,对攻城予以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