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三国之黄巾再起> 第一百二十二章长安惊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长安惊变(1 / 2)

(2010-02-22,星期一,字数:2700)

朱铉依从刘烨的主意,提点人马准备出征袁术。因筹备粮草及布置留守平原事宜,耽搁了十数日才出发。

田楷、刘备被打得元气大伤,一时半刻攻不过来了。因此,朱铉仅将管亥、驺俊留下来驻守平原。而后,以牵招为先锋,率领五千骑兵向陈留进发。

将将渡过黄河,抵达濮阳之时,长安那边传来消息。董卓被杀,献帝亲政,传谕各地偃息烽火,不得互相攻挞,否则以谋反罪论处,人人得而诛之。

各地群雄立时暂罢刀兵,一方面打探长安那边的消息,一方面静待局势明朗。毕竟长安的汉献帝还是名义上的最高执政者,他的命令若是不遵从,就给了其他人攻打自己的理由。

长安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董卓为何突然被杀,下一步的朝局走势又会如何?因此事颇具戏剧性,又是东汉末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作者在此以历史真相为蓝本,详加介绍一下。

朱雋早就对朱铉说过,朝廷中另有一批忠臣在暗中密谋除掉董卓,此事正是由司徒王允主持。

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曾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

王允不动声色,顺势而为,尽量迎合董卓。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

在与董卓表面敷衍的同时,王允暗中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泰等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策。又提拔、拉拢杨瓒、士孙瑞等武将。

王允认为董卓爪牙密布,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力大无比,凶残毒辣,必须安插内应,里应外合,杀他个措手不及。获悉董卓与他的心腹吕布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便秘密召见吕布。

吕布的爱妾被董卓霸占,而且有一次还险些被董卓掷来的短戟刺死,心中早已不满董卓,于是便答应下来。

公元192年四月,正逢天子大病初愈,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事前,吕布派同郡人、骑都尉李肃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当董卓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潜伏在门后的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

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董卓在绝望中被乱刀杀死,并且诛连三族。

王允用尽心机铲除了董卓,消息传到中原,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心争夺天下的几方势力担心朝廷追究,都纷纷偃旗息鼓不敢再妄动刀兵,尤其是袁绍和公孙瓒,曹操与袁术都暂时归于平静,等待时局的进一步明朗。

但就在此时,王允却接二连三的犯错。首先是杀了蔡邕,寒了天下士人之心。

当朝文学家蔡邕曾是董卓的旧臣,当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蔡邕正好和王允在一起。蔡邕感到很突然,不禁脸色大变,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叹息。王允勃然大怒,立即将蔡邕押至廷尉处问罪。但作为文学家和史官,他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写成汉史,便陈辞谢罪,自己愿意承受刺剑削足的酷刑以保全余生。

士大夫们都十分同情怜悯蔡邕的遭遇,设法营救蔡邕,可毫无结果。太尉马日蝉专程前往王允住处,替蔡邕说情。王允根本不听劝告,可怜蔡邕最后冤死狱中。

之后,文武百官和士大夫对蔡邕的死议论纷纷,竟将王允比作董卓,王允才追悔莫及。

第二件事情,就是如何处置董卓旧部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