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女生频道>燃烧的海洋> 第二十四章 裂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裂痕(1 / 2)

与牧浩洋一样,进行作战部署的时候,今井利村必须考虑敌人的情况。

严格说来,只有在掌握了敌人的战术部署与战术行动之后,才能根据作战目的进行作战部署。

这样一来,牧浩洋遇到的问题,也成了今井利村的难题。

虽然中国舰队只有两个选择,但是多出一个选择,等于多了一个变数,对作战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没有绝对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今井利村必须合理应有手里的兵力。

为此,他就得在进行作战部署之前做出准确判断。

针对这个问题,今井利村早就有所准备。

首先,日本与印度各出两艘潜艇,日本潜艇部署在巽他海峡两端,印度潜艇则部署在马六甲海峡两端。

只是,这并不见得十分可靠。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每天有上百艘船只通过。因为马六甲海峡过于拥挤,加上油价持续走高,航运业更加依赖超级货轮来降低平均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货轮改走巽他海峡。

这样一来,潜伏在海面下的潜艇很有可能无法发现中国舰队。

为此,今井利村做了第二手安排。

按照他的要求,日本情报机构向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与新加坡派遣了数十名间谍,以游客商务旅行人员等身份前往巽他海峡与马六甲海峡两岸,在海峡最狭窄处潜伏下来,监视过往舰船。

为了保险起见,日本情报机构还调整了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

只是,侦察卫星更靠不住。因为即便重点监视巽他海峡与马六甲海峡,也只能做到每两个小时通过一次,且只能持续六个小时,而中国舰队通过巽他海峡只需要半个小时,通过马六甲海峡最狭窄处也只需要两个小时,所以只要掌握了日本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就能让舰队避开侦察时段。

可以说,今井利村没有足够有效的办法监视两条海峡。

不能确定中国舰队什么时候进入海峡,在作战部署上,今井利村就得面对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即以哪个方向为重。

如果中国舰队走马六甲海峡,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安达曼海。

如果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则应该把重点放在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

显然,在只有一艘大型航母的情况下,无法照顾周全。

今井利村必须做出事先判断,以确定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

按照他的判断,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的几率更高。一是巽他海峡更短,中国舰队全速航行能在半个小时内通过。二是巽他海峡的平均水深超过了新加坡海峡即马六甲海峡中最狭窄的一段,可供大型战舰通过的航道更宽。三是巽他海峡直接面向印度洋的广阔海域,离开之后就能进行大范围战术机动。四是走巽他海峡,能够绕过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也就能够避开印度设在安达曼海的第一道防线。

这些有利条件,都将成为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的关键因素。

根据这个判断,今井利村认为应该把维拉特号部署到苏门答腊岛西南,同时增加两艘小型航母。因为中国舰队不大可能走马六甲海峡,所以只需要维克拉马迪亚号与维克兰特号坐镇安达曼海。

这么部署,还有一个好处,即印度与日本的舰载航空兵分开行动,便于指挥。

客观的讲,今井利村的部署没有问题。

别的不说,印度海军与日本海军的指挥系统就无法相互兼容,特别是航空作战,如果联合行动肯定有很大的麻烦。原因很简单,印度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是mig29m,而日本则是f35c与f35b。如果在战斗中同时使用两套指挥系统,肯定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导致惨败。

此外,mig29m与lca的作战半径都比较短,更适合在安达曼海作战。

问题是,印度海军却不肯接受这套作战方案。

原因很简单:维克拉马迪亚号与维克兰特号的战斗力很有限,中国海军很有可能因此选择走马六甲海峡,在击败了印度舰队之后,轰炸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摧毁岛上的军事设施。

对印度海军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已经有足够的情报证明,中国海军出动了登陆舰队,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国将攻打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而且以此为跳板,控制整个孟加拉湾,为击败印度海军,夺取制海权奠定基础。

如此一来,守住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比击败中国舰队更加重要。

今井利村的作战部署,等于放弃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还等于帮助中国舰队创造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为了守住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印度海军要求以退为进。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在一起活动,相隔距离不超过一百公里,即在远程防空导弹的掩护范围之内,集中部署在孟加拉湾,以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为屏障,迎战中国舰队。

客观的讲,这套战术也没大问题。

只要印日联合舰队在孟加拉湾活动,中国海军就不可能攻打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而是得冒着风险,寻找印日联合舰队决战,夺得制海权之后,再做图谋。这样一来,印日舰队不但可以依靠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防御设施,还能借助印度本土的岸基航空兵,即便失去了主动权,也能确保不败。

问题是,今井利村坚决反对这么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