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全网黑后,她回乡下养老了> 第343章 古法榨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43章 古法榨油(1 / 2)

非法洗沙场的事告一段落,下午《出发吧》节目又开始正式录制。

后山不仅有今年种下的果树,还有不少原始的油茶子树。

重阳已过,寒露时节正是摘茶子的好时节。

节目组也有意宣传这一方面,促进梅城的山茶油销售。

梅城油茶子树又称野茶子。

油茶是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树,而且华国的茶油被誉为东方的橄榄油,但其实食疗双重功能方面实际上是优于橄榄油的。

二者除了营养成分相似外,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茶皂素。

可惜的是,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野茶子,由于长期缺少优良新品种、经营管理不善、初始投入较高。还有大众的认识不足、缺乏政策扶持等原因,油茶产业一直没有顺利的发展起来。

很多都是南方有种油茶的地方,本地人知道它的好,家里山茶油不够吃,会去买一些吃。

很少有外地人知道它的存在。

《出发吧》这一次,五位嘉宾纷纷戴上了遮阳帽,化身当地采茶子人,背着背篓戴上手套开始了采茶子。

这油茶树并不高,属灌木,摘起来方便。

除了树上的茶子外,成熟的油茶子会自然掉落在地上,地上的也都要捡起来。

以前有时候别人家摘过一轮油茶子后,家里没种油茶的人会带着袋子去在山上捡地上漏下的,一天下来也能捡个一袋,榨个油有个十来斤够自家吃的。

这次节目录制,王燕梅和许富强也跟着一块摘茶子。

嘉宾们问,他们来回答的方式,向大众介绍。

王燕梅还道:“茶油在我们这是很珍贵的,这些天家里的菜也都是用茶油炒的。”

“难怪,感觉炒的蔬菜味道不太一样,不光是蔬菜好吃的原因,还有一股很香的味道,原来是茶油。”闻皓感叹。

“不光油好菜好,阿姨炒菜的手艺也好。”夏薇薇夸道。

逗得王燕梅不好意思的笑,谦虚道:“哪里哪里。”

众人采了一会儿茶子后,节目组安排去油茶坊探索山茶油是如何产生的。

不过摘下来的油茶子,还要晾晒一番,这样出油率才高,晒到外皮翻成了花,如花瓣一样往外卷,露出里面一瓣一瓣黑色果实,那果实便是榨油的了。

老板家这刚摘下来的油茶籽自然是无法榨油的。

这次节目主要是为了科普油茶,看的榨的是其它人家的油茶籽。

这段时间正逢油茶的收获季节,油茶坊排着队的等着榨呢。

嘉宾们就站在那看,不时跟油茶坊的老板聊天询问。

这油茶籽先要清理除杂,脱壳处理,将茶仁进行蒸炒过后,就可以压榨出油。

机器就像是高压锅焖完饭一样,压榨出油后再进行沉淀和过滤,橙黄色干净无杂质的山茶油才算做好了。

这样的一扎,油茶坊只收15块一扎的处理费。

观众们不仅跟着嘉宾一起观看了现代榨油法,在节目组知道这村子里还有民间古法榨油坊时,当即决定又去古法榨油坊一趟。

在这个信息经济都飞速发展的时代,有时去餐馆吃饭吃的都是预制菜。所有的生活节奏都仿佛在加快,也让人内心也更向往以前那个带着纯朴无添加的人力时代。

古法榨油坊一进去,就可以看到大块的木头架子。榨油的环境自然不如城市里的商场那样干净敞亮,但却不由让人想起小时候的感觉。

榨油的每个环节都是人力手工去完成的,无疑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体力活。

榨油坊的老板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也是临时知道节目组要来,在直播镜头前紧张的先在裤腿上擦了擦汗,才跟刘pd握手,“欢迎你们来。”

看到老板这么年轻,闻皓有些诧异。

毕竟,民间古法榨油和年轻人,好像怎么都挨不到边。

这段时间生活在村子里,他也有些了解,村子里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几乎看不到几个年轻人的影子。

闻皓开口问道:“老板,你是怎么会想着做这个的?”

榨油坊老板笑道:“这个手艺是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就开始传下来的,我爸前年车祸出了事,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打小就在这个环境长大的,没理由放弃这个,就辞职回家做这个了,正好照顾家人。”

“那能赚钱吗?”闻皓问。

“还好,能够家里生活,我还会做点其它买卖。”榨油坊老板笑道。

不在镜头面前卖惨,让闻皓心里不由升起几分敬佩。

要知道以往参加这类的节目,不少人都会选择卖惨这条路,这样产品会销售的更好。倒不是说那些人就错了,都是人之常情,过得生活的确也没多好,想多卖点产品多赚钱罢了。

只是这个老板如此乐观的态度,让人觉得难得。

“那接下来我就带你们了解这个榨油的过程了。”榨油坊老板手一伸示意大家这边走。

古法榨油的工序就复杂的多,而且每个环节都很考验手艺。

老板介绍道:“像是烘烤茶籽的时候就又要恰好无水分还不能烤焦的状态,碾筛粉要细,火候要合适,榨油更是要压榨及时,功夫也要到位。不然稍有不慎,就可能榨不出油或者少出油。”

嘉宾们跟着进到一个房间,里面是农村的那种大灶台,用火力进行加热烘烤、祛湿、炒干,就是这里要注意火候大小。

“这是在炒茶籽。”老板道。

从房间出去,就能看到一个院子里放着石磨。

老板介绍道:“这里以前是磨粉房,以前我们都是用这种石头大磨盘,人力和牛来拉动碾磨。现在我们很少用了,会直接用电动打粉机,省时省力一些。”

再往里走,就是蒸房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