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 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十三章 疑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十三章 疑惑(1 / 2)

魏忠贤的意图很明显,在彻底控制政局前,绝不能出现下一个继任者。

但就在那天,他见到了匆匆闯进宫的英国公张维迎:

“你进宫干什么?”

“皇上驾崩了,你不知道?”

“谁告诉你的?”

“皇后。”

魏忠贤确信,女人是不能得罪的。

皇帝刚刚驾崩,皇后就发布了遗诏,召集英国公张维迎入宫。

在朝廷里,唯一不怕魏忠贤的,也只有张维迎了。这位仁兄是世袭公爵,无数人来了又走了,他还在那里。

张维迎接到的第一个使命,就是迎接信王即位。

事已至此,魏忠贤明白,没法再海选了,十七岁的朱由检,好歹就是他了。

魏公公随即见风使舵,派出亲信太监前去迎接。

朱由检终于进宫了,战战兢兢地进来了。

按照以往的程序,要先读遗诏,然后是劝进三次。

所谓劝进,就是如果继任者不愿意当皇帝,必须劝他当。

之所以劝进三次,是因为继任者必须不愿当皇帝,必须劝三次,才能当。

虽然这种礼仪相当无聊,但上千年流传下来,也就图个乐吧。

和无数先辈一样,朱由检苦苦推辞了三次,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做皇帝。

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后,张皇后走到他的面前,在他的耳边,对他说出了诚挚的话语:

“不要吃宫里的东西(勿食宫中食)!”

这就是新皇帝上任后,听到的第一句祝词。

他会意地点了点头。

事实上,张皇后有点杞人忧天,因为皇帝大人早有准备。照某些史料的说法,他登基的时候,随身带着干粮(大饼),就藏在袖子里。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

在登基前,他收到了一份文书,上面有四个拟好的年号,供他选择。

明代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就好比开店,得取个好名字,才好往下干,所以选择时,必须谦虚谨慎。

第一个年号是兴福,朱由检说不好。第二个是咸嘉,朱由检也说不好。第三个是乾圣,朱由检还说不好。

最后一个是崇祯。

朱由检说,就这个吧。

自1368年第一任老板朱元璋开店以来,明朝这家公司已经开了二百五十九年,换过十几个店名,而崇祯,将是它最后的名字。

参考消息

比比谁低调

登基大典当天,朱由检与魏忠贤——这两个帝国最有权势的男人(姑且认为后者是男人)之间,却相互比起了低调。首先是朱由检。由于当天事务繁多,负责大典筹备的鸿胪寺官员忙得晕头转向,于是出了漏子:各司仪官员还在闹哄哄地列队时,皇帝就已经穿着冠冕到了。但他并没有吱声,心平气和地走完了登基程序。至于魏忠贤,平时他出席重大庆典时,都要身着光鲜朝服,头戴公侯品级的“貂蝉冠”,以显示自己的尊贵身份。但这天他却换上了一身很朴素的衣服,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磕头呼喊万岁,现场的气氛,微妙而又诡异。

和以往许多皇帝一样,入宫后的第一个夜晚,崇祯没有睡着。他点着蜡烛,坐了整整一夜,不是因为兴奋,而是恐惧,极度的恐惧。

因为他很清楚,在这座宫里,所有的人都是魏忠贤的爪牙,他随时都可能被人干掉。

每个经过他身边的人,都可能是谋杀者,他不认识任何人,也不了解任何人,在空旷而阴森的宫殿里,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

于是那天夜里,他坐在烛火旁,想出了一个办法,度过这惊险的一夜。

他拦住了一个经过的太监,说:

“你等一等。”

太监停住了。崇祯顺手取走了对方腰间的剑,说道:

“好剑,让我看看。”

但他并没有看,而是直接放在了桌上,并当即宣布,奖赏这名太监。

太监很高兴,也很纳闷,然后,他听到了一个让他更纳闷的命令:

“召集所有的侍卫和太监,到这里来!”

当所有人来到宫中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丰盛的酒菜,并被告知,为犒劳他们的辛苦,今天晚上就待在这里,皇帝请吃饭。

人多的地方总是安全的。

第一天度过了,然后是第二天、第三天,崇祯静静地等待着,他知道,魏忠贤绝不会放过他。

但事实上,魏忠贤并不想杀掉崇祯,只想控制这个人。

而要控制他,就必须掌握他的弱点。所谓不怕你清正廉洁,就怕你没有爱好,魏忠贤相信,崇祯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弱点。

几天后,他给皇帝送上了一份厚礼。

这份礼物是四个女人,确切地说,是四个漂亮的女人。

男人的弱点,往往是女人,这就是魏忠贤的心得。

这个理论是比较准确的,但对皇帝,就要打折扣了。毕竟皇帝大人君临天下,要什么女人都行,送给他还未必肯要。

对此,魏忠贤相当熟谙,所以他在送进女人的同时,还附送了副产品——迷魂香。

所谓迷魂香,是香料的一种,据说男人接触迷魂香后,会性欲大增,看老母牛都是双眼皮的。就此而言,魏公公是很体贴消费者的,管送还管销。

但他万万想不到,这套近乎完美的营销策略,却毫无市场效果,据内线报告,崇祯压根儿就没动过那几个女人。

因为四名女子入宫的那一天,崇祯对她们进行了仔细的搜查,找到了那颗隐藏在腰带里的药丸。

在许多的史书中,崇祯皇帝应该是这么个形象:很勤奋,很努力,就是人比较傻,死干死干往死里干,干死也白干。

这是一种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用心险恶的说法。

真正的崇祯,是这样的人:敏感、镇定、冷静、聪明绝顶。

其实魏忠贤对崇祯的印象很好,天启执政时,崇祯对他就很客气,见面就喊“厂公”(东厂),称兄道弟,相当激动。魏忠贤觉得,这个人相当够意思。

经过长期观察,魏忠贤发现,崇祯是个不拘小节的人,衣冠不整,不见人,不拉帮结派,完全搞不清状况。

这样的一个人,似乎没什么可担心的。

然而,魏忠贤并不这样看。

几十年混社会的经验告诉他,越是低调的敌人,就越危险。

为证实自己的猜想,他决定使用一个方法。

天启七年九月初一,魏忠贤突然上疏,提出自己年老体弱,希望辞去东厂总督太监的职务,回家养老。

皇帝已死,靠山没了,主动辞职,这样的机会,真正的敌人是不会放过的。

就在当天,他得到了回复。

崇祯亲自召见了他,并告诉了他一个秘密。

崇祯对魏忠贤说,天启皇帝在临死前,曾对自己交代遗言:

要想江山稳固,长治久安,必须信任两个人,一个是张皇后,另一个,就是魏忠贤。

崇祯说,这句话,他从来不曾忘记过,所以,魏公公的辞呈,他决不接受。

魏忠贤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崇祯竟然如此坦诚,如此和善,如此靠谱。

就在那天,魏忠贤打消了图谋不轨的念头,既然这是一个听招呼的人,就没有必要撕破脸。

崇祯没有撒谎,天启确实对他说过那句话,他也确实没有忘记,只是每当他想起这句话时,都禁不住冷笑。

天启认为,崇祯是他的弟弟,一个听话的弟弟;而崇祯认为,天启是他的哥哥,一个白痴的哥哥。

虽然比天启小六岁,但从个性到智商,崇祯都要高出一截。魏忠贤是什么东西,他是很清楚的。

而他对魏公公的情感,也是很明确的——干掉这个

死人妖,把他千刀万剐、掘坟刨尸!

每当看到这个不知羞耻的太监耀武扬威、鱼肉天下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极度的厌恶感。没有治国的能力,没有艰辛的努力,却占据了权位,以及无上的荣耀。

一切应该恢复正常了。

他不过是皇帝的一条狗,有皇帝罩着,谁也动不了他。

现在皇帝换人了,没人再管这条狗,却依然动不了他。

因为这条狗,已经变成了狼。

崇祯很精明,他知道眼前的这个敌人有多么强大。

崇祯、天启、张皇后、魏忠贤四人的关联

除自己外,他搞定了朝廷里所有的人,从大臣到侍卫,都是他的爪牙。身边没有盟友,没有亲信,没有人可以信任,自己将独自面对狼群。

如果贸然动手,被撕成碎片的,只会是自己。

所以要对付这个人,必须有点耐心,不用着急,游戏才刚刚开始。

目标,最合适的对象

魏忠贤开始相信,崇祯是他的新朋友。

于是,天启七年九月初三,另一个人提出了辞呈。

这个人是魏忠贤的老搭档客氏。

她不能不辞职,因为她的工作是奶妈。

这份工作相当辛苦,从万历年间开始,历经三朝,从天启出生一直到结婚、生子,她都是奶妈。

现在喂奶的对象死了,想当奶妈也没辙了。

当然,她不想走,但做做样子总是要的,更何况魏姘头已经探过路了,崇祯是不会同意辞职的。

一天后,她得到了答复——同意。

这一招彻底打乱了魏忠贤的神经:既然不同意我辞职,为什么同意客氏呢?

崇祯的理由很无辜,她是先皇的奶妈,现在先皇死了,我也用不着,应该回去了吧。其实我也不好意思,前任刚死就去赶人,但这是她提出来的,我也没办法啊。

参考消息

委鬼当头坐,茄花遍地生

万历末年,魏忠贤还只是个叫做李进忠的小太监,而客氏也只是一个落魄皇子的奶妈,这两个人只能用默默无闻来形容。有天突然冒出个道士,在闹市中大唱:“委鬼当头坐,茄花遍地生。”当时的人估计看他神经有点问题,因此也都没放在心上。直到魏忠贤和客氏得势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个道士居然是个预言家!“委鬼”正好拼成一个魏字,这不就是指魏忠贤当朝而立吗?至于后一句也不难理解,当时京津一带,“茄”字的读音跟“客”字相近,这自然是在影射客氏得宠。但此时,这个预言家道士却早不见踪影了。

于是在宫里混了二十多年的客大妈终于走到了终点,她穿着丧服离开了皇宫,走的时候还烧掉了一些东西,包括天启皇帝小时候的胎发、手脚指甲等,以示悼念。

魏忠贤身边最得力的助手走了,这引起了他极大的恐慌,他开始怀疑,崇祯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正逐渐将自己推入深渊。

还不晚,现在还有反击的机会。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能不翻脸就不要翻脸,所以动手之前,必须证实这个判断。

第二天(九月初四),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提出辞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