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高投资的生意
这年代的曲艺表演很吃剧本,主要原因是因为此时还没有录音录像的存在,想要靠在台下观看学完一出戏不太可能,只能靠掌握剧本的人言传身教,于是一出戏的剧本拿在手上就可以作为演出资源,这年头评价戏班的水平也一般是用能演多少出戏来做准。
马湘兰的戏班就是依靠能演出全本《北西厢》而出名,马湘兰有写戏的能力,这一出北曲的本子也是她自己删改出来的。
所谓宁舍一亩地不教一出戏也是由此而来,直到后世民国时期一些曲艺家还不愿意去录唱片,就是因为害怕录了唱片之后别人反复播放将他们的唱词曲调给学去,“攒了几十年的玩意儿,两块钱就给人买走了,不值当的。”
能够提供剧本的编剧在戏班之中的地位自然十分超然,这年代有名的戏班许多也是由著名文人组织起来的,就如同沈璟家的班社之所以有名都靠沈璟“亲教学唱”,这年代的编剧不只是编剧,还负责了导演的工作。
王文龙突然看向身边的沈宜修,他一直想给沈宜修找个事做,戏班运营好了,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王文龙笑着询问:“夫人出生曲家世家,可曾想过调教班社?”
“夫君不介意吗?”沈宜修问。
“只要你喜欢,做这又何妨。”王文龙说道。
沈宜修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王文龙,她有点怀疑自己的夫君是想借办班社之名和薛素素勾勾搭搭,但传统礼教又让她觉得即使王文龙要去勾搭名妓,她也没有什么办法,再一想却又不服气。
纠结再三,沈宜修索性不去多想,出生曲家世家,对于参与戏班运营她倒是颇感兴趣,于是干脆遵从本心点点头道:“我愿意去兼看班社。”
王文龙打算把《白蛇传》改编出来。
相应的戏班也是个高投入的行业,虽然不至于像《红楼梦》里一样贾府办一个没有任何名角的私人小戏班就要花费五万两银子,这个数额实在太夸张,两万两就够朱华奎找万历皇帝买平安了。但实际要组一個合格的班社,二三千两的投入也是要出的。
虽然苏州的市面经济算得上繁华,但是南京才是这时江南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中心,明代的顶级娱乐生活都在这里集中。
桃叶说:“我家老爷当时是投了三百两银子已占上了三成股份,如今班社又生发了些,估计动用五百两才能分到三成股。”
王文龙点头同意道:“如此便请姨娘对薛小姐说说,我同意入股,而且还能提供剧本。”
王文龙问道:“姨娘可大概知道这班社的投资额度?我想先动用上几百两,也不知够不够。”
贵妇徐媛和名妓薛素素往来被称为美谈一样,这年代只要夫君不介意,家中女子和女乐来往基本会被认为是雅事,并不会被人过多指责
对于办戏班来说五百两的投资还真不算多,这年代的艺人虽然社会地位低贱但也是高收入群体,张岱《陶庵梦忆》记载此时“越中上三班”的高级班社,演出费用是“缠头日数万钱”,江南的顶级戏班演一天戏对外要价能叫到五六十两,扣去人员的工资,戏班股东纯利润也能有二三十两了,最火红的戏班一年的“戏路”不断,演出日子能达到一百八十天以上,落到股东手上的利润就是三四千两的规模。
秦淮河畔,一间幽深精美的宅子门口挂着“幽兰馆”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