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210.第209章 跨越时代的笔仗方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210.第209章 跨越时代的笔仗方法(2 / 2)

房可壮当时就哑了火,偷偷写信给王文龙说情,王文龙直接原封打回,逼的房可壮只能找到丽文坊王文龙的家中,具体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反正几天之后房可壮到《仓山诗丛》发了一篇文章对王文龙的高风亮节大加赞扬,然后灰溜溜收拾包裹离开福建。……

布政使司衙门,徐学聚左手一份《旬报》右手一份《仓山诗丛》,对比看着上头王文龙和房可壮的文章,忍俊不禁。

“建阳果然好手段,将这房举人整治的服服贴贴。”

金学曾这两年就要退了,已经和徐学聚达成了同盟协定,今年福建如果出了大灾,金学曾定然因此受到斥责,他给徐学聚留下的政治班子肯定也要受到损伤,于公于私徐学聚都支持王文龙和三一教的赈灾活动,王文龙这次出手直接压下了斥责三一教的舆论,算是让徐学聚松了一口气。

“这房可壮口是心非,离开福建肯定又会写文章骂我,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王文龙语气颇为无奈,不过心里却不怎么害怕,他和东林党的关系可比房可壮好多了,房可壮这种人欺软怕硬,即使对他恨之入骨,但加入东林党之后知道他的实力,没事也不会来招惹。

徐学聚说道:“建阳如此出力,但三一教赈灾或许能够弥补一时,但是看样子还是无法缓解今年大灾呀。”

时间来到四月份,有眼睛的都知道,今年肯定是个灾年了,往年要穿纱的季节这时还能穿得住夹衣,都入夏了,倒春寒才迟迟而来。福建的水稻田至少减产三成,即使有红薯和南瓜等杂粮做补充今年的日子也会很难过。

王文龙点头说道:“福建本就地少人多,平日里粮食都得算着吃,今年气候异常,光靠赈灾不是办法,还得想法子把灾民分散。”

“你有想法?”徐学聚询问。

王文龙说道:“解决福建灾荒的根本途径还是移民。”

一说起这个问题,徐学聚就头大,直接摇头说道:“移民开拓实在容易出事,闽人矛盾太尖锐了。”

福建历任官员不是没想过移民疏解闽南沿海的人口问题,移民的方向也很简单,往闽西和闽中赶。

但是福建的地理条件太困难了,八山一水一分田,哪怕是移民的目的地自然环境也十分恶劣,闽西的三明龙岩等地虽然还有未完全开垦的土地,但基本上是深山老林,福建官府也尝试过移民,但是移民过去的前几辈人日子之艰苦甚至还不如在漳州泉州讨饭。

再加上福建土客矛盾严重了,沿海搬到内陆去的移民会被当地百姓排挤,为了自保往往本地土人是一群,客家人是一群,移民过去的闽南人、福州人、仙游人又做一群,动不动就打生打死,大多数移民根本站不住脚。

说起移民福建官员就头疼。

王文龙也知道此事,他前世就是闽北人,知道闽北和闽西虽然有一些土地可供开垦,但是之前朝代的移民根本留不住,王文龙前世小时候周边的叔叔伯伯还有不少都还是外地移民,那都是三线建设时期陆续搬迁到闽北闽西大山之中的厂矿子弟——闽北闽西的开发要到新中国之后才算勉强完成,直到王文龙穿越前人口密度依旧不高。

王文龙说道:“往内陆移民不太可行,应该转向其他方向。”

“哪还有其他方向?”徐学聚疑惑不解。

王文龙指指东边:“海外大员岛地广人稀,正可容纳福建人口,若要移民大员先要在福建沿海开设基地,可吸引人先去建设厦门城,引入民间资金以工代赈,一来可以缓解灾情,二来减少流民起事的可能,三来若大员岛能够吸引移民,厦门建设之投入将得百倍之利也。有此三桩好处,何不为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