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652章 戏棚观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652章 戏棚观戏(1 / 2)

时间回到五月,于慎行还没起程前,王文龙对于顾宪成等人本来就不抱什么希望,当顾宪成还在疑惑他对于于慎行的猜测之时,王文龙已经开开心心去陪家人了。

沈宜修和李国仙已经半年多没见到王文龙,沈宜修也早已出了月子,王文龙的女儿鲜儿也已经可以熬得住长途旅行了,听说王文龙要回江南,沈宜修和李国仙干脆带着一大家子人提前到南京来,所以王文龙在南京下船不久就见到了两个老婆、一双子女。

沈宜修生下孩子后和王文龙相处没几天,王文龙就出了远门,此时一见,走到无人处沈宜修直接哭了,李国仙也能理解沈宜修的心情,悄悄叮嘱王文龙接下来几天时间不用太在意她,要把沈宜修给陪好。王文龙点头如捣蒜,立刻回归奶爸身份。

五月初五,端阳节。

王文龙、沈宜修还有伯岳沈璟一起到关厢外去看戏。

万历年间虽然戏曲繁荣,但是戏曲演出的发展还没有到清代的程度,还没有出现专门供看戏使用、每天演出不歇的戏院。普通人想要看戏,不然是等待官方或者是附近的富家请来艺人演出,不然就是看三节两庆的时候能不能有戏班来到本地搭台子唱戏。

而王文龙和沈宜修还有沈璟今天来看的就是这样一台棚子戏,主办演出的就是王文龙的坤班。

棚子设立的地点在南京的关厢之外,正是南来北往的热闹地带,高搭台棚之外用芦苇编成栅栏,进栅栏看戏的人每看一折戏就要交一次钱。

这样的戏棚不是常设建筑,过了端午这段时间就会拆掉,再加上南京关厢外的地租也非常高,搭一个棚子唱戏,成本投入还是不少的。

这样的演出地点比起传统的戏楼来说也有好处,一是演出团体不会受到戏楼的限制,想要在舞台上搭设什么机关,只要在自己建棚子的时候提前想到就行了,第二点则是地方更加宽阔,可以更好的达到宣传和售票的作用。

王文龙和老婆还有伯岳到达之时,戏棚子外已经围了一群人,这些都是想要听戏,又不舍得钱进棚子的。看着这人头攒动的景象,沈璟对王文龙笑道:“这棚戏敢是要挣钱了。”

沈璟在坤班里头也投了些小股份,只不过股权占比很低,王文龙道:“也不知道昆曲在南京的接受度高不高,但这样的尝试总要来做。”

王文龙和沈宜修沈璟一起走进戏棚,很快便被伺候的小厮迎到一个台子上。

这种台子叫做看台,下面四根大粗木支撑起来,台子地板高度几乎和戏台齐平,专门就是供贵客租用的。

坤班所围出的戏棚范围足有一个足球场大,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错落有致的做了五个看台,另外四个看台都已经坐了人,王文龙远远看了一眼,四个之中有三个台子上已经做了,人家还用屏风稍稍遮挡,另外一个则是在舞台左侧的“女台”,专门供前来看戏的贵族女子使用。

这年代的戏棚只有修了女台才能够算得上大棚子,否则出于礼法贵族女子根本不会进棚来看戏,根据戏棚大小看台数量也不一,最小的就只有一个女台,再多的便也有两三个看台的,如今日坤班所建有五个看台的戏棚已算是顶配了。

而现在五个看台都满了,甚至王文龙这个看台如果不是他提前定下,估计都找不到位置。

王文龙又看了一眼场中的情况,场地中已经站满了人,越靠近戏台人群越拥挤,他心中也有了底,坤班在南京的这个戏棚票房估计是不错了。

这年代的戏棚是不提供椅子的,客人可以自带,不介意的话,坐在地上听戏也行,还有更多人则是选择站着和朋友们一边交谈一边看演出。

沈璟叫仆人去置办些吃食,王文龙和沈宜修各自落座。

戏台和看台都高出普通观众所在的地面一头,看台上还提供屏风遮挡,王文龙等人在看台上面的活动隐私性非常高,除非是台下观众有心要窥视蹦起来看要不然根本就察觉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