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臣都是出言驳斥,极力否认左良玉是造反的。不管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朱由崧现在毕竟是皇帝,他们所受忠君爱国的教育,以及天下舆论,都让他们不敢担负逼迫皇帝让位的名声。
朱由崧此时却是十分无奈,现在是三股势力同时向南京而来,江北是李岩,江南是左良玉和李自成。左良玉和李岩来了,他肯定是皇位不保,性命可能会有危险,但也不一定真的会死。可是李自成来了,那他是非死不可了。对了,江西方向还有张献忠呢,也是一个要他命的贼寇。
所以他现在也不想把东林党人得罪死了,要是能把左良玉稳住,甚至是让左良玉能回头同李自成死战,那他不但性命无忧,皇位也能保住呢。
于是他终于出声:“好了,不用吵了。”等下面的臣僚们都安静下来,他才继续说道:“那么诸位,你们能不能劝左良玉回心转意呢?只要他幡然悔悟,继续为朝廷效力,朕既往不咎。他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尽管提出来,朕一定酌情解决,在粮饷上,也会对他更宽裕些。”
此时的东林党人却是都不敢说话了。一个是左良玉真的没有联系他们,他们也未必能说的上话。他们与左良玉之间,不过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相互利用关系而已。再一个,刚才还信誓旦旦的说马士英胡说八道,这个时候,也不能应这个声。
朱由崧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无力的说道:“那这样好了,高杰和刘泽清两部,先调一镇人马过江,留下另一镇在江北。之后就看情况,江北危险,就调部队去救援江北。要是上游危急,就去增援上游。”
众臣还没有答应呢,阮大铖赶紧出班,躬身道:“陛下,给两位高、刘两位将军的调兵指令已经发出去了,恐怕已经追不回来了。”
朱由崧和其他众臣们都是无声的在心中叹息。四镇兵将有多骄横跋扈,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兵部文书一下,而且这命令又合乎高杰和刘泽清的意愿,那朝廷还真是没有什么办法。而且高杰和刘泽清南撤的意愿还是很强的,刘泽清在淮安有一座修了一半的富丽堂皇的府邸,看着是要在淮安常驻了。可是李岩的部队一南下,刘泽清一点儿犹豫都没有,直接不战而走,向南撤退。
朱由崧此时终于明白,江北肯定是守不住了,至于南京能不能守的住,那也是没有什么信心。而清国对李岩的牵制,现在看来也没有多大作用。
虽然他们同清廷达成了协议,可是往清国运的粮食,茶叶,丝棉,铜矿,金银等货品,这次都是从郑芝龙那里调的。但是郑芝龙的意思也很明白,运一次那是给朝廷效忠,以后要是再运,那可就是生意了。而朝廷的水师偏偏对郑芝龙庞大的船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想办法加派税收,把给清国的东西,还有给郑芝龙的运费给准备好,要不然同清廷的联盟可能又要泡汤了。
“该准备后路了。”朱由崧此时在心里默默的想着。自从从洛阳逃出来之后,他就对危险十分敏感,他绝不允许自己再次陷入敌人的包围中,那种绝望,他再也不想尝试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