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326章(2 / 2)

武则天的子孙们对此没有什么反应。

唐中宗李显对自己有个当皇帝的母亲还是挺骄傲的,母亲临终前要求废皇帝称号,作为皇后与丈夫葬在一起,他照做了。

复辟李唐之后,朝臣不愿意承认周王朝,不愿意承认武则天是皇帝,他不乐意了。

他母亲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

别的朝代不认没有关系,但是他大唐必须得承认,毕竟后面的皇帝都是母亲的子孙后代,敢不承认?

武则天不是别人,是李唐复辟后所有皇帝的祖宗。

【奸相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为了爬上高位,掐媚奉承。杨国忠先是靠裙带关系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投其所好,而后巴结当时的宰相李林甫。

和秦桧一样,升官的速度飞快,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朝廷重臣。

杨国忠得到皇帝的宠信之后,并没有急着脚踢李林甫,将李林甫赶下台自己当宰相,而是熬到了李林甫去世,才成为宰相的。

是杨国忠不想吗?是因为李林甫也是一个奸相,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当杨国忠有实力着手对付李林甫的时候,还没有过上几招,李林甫就去世了,一些对付李林甫的手段都没有来得及施展,只是上了道开胃菜,让李隆基疏远了李林甫。

如果李林甫多活两年,相信杨国忠一定能像严嵩对付夏言一样,将李林甫给搞下台,弄死李林甫。】

唐太宗李世民心气不顺。

如果不是为了他大唐的子民,为了大唐的江山稳固,他一点都不想帮李隆基尽快地结束安史之乱,就那样顺其自然得了。

可安史之乱影响大唐的国祚,他又不能坐视不理。

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李隆基的太子李亨之前拉了一个三人小群。在天幕盘点杨国忠的时候,群里的气氛凝重了。

李隆基从字里行间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太爷爷心情不佳,害怕不已。

他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在评论区找到太爷爷,私信请求太爷爷出手帮忙呢?虽然太爷爷远程指点他和李亨只有短短两个月,但是局势已经逆转,优势在我。

由于太爷爷是秘密指点他们,将领们还以为这都是他和太子李亨的功劳。

他这皇帝又有了威信。

但是现在,他是真的害怕太爷爷恼怒,又要开始教训他,让他去背兵书,要他去温习为君之道。他都七十多岁了,都到了古稀之年了,还要给人当孙子,被逼着学习。

谁懂他的苦?

被李林甫陷害罢相的张九龄悲愤不已,朝堂被李林甫和张国忠搞得乌烟瘴气,国力衰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