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97章(2 / 2)

不过转念一想,他在位时,那些王爷都是他的儿子们,都是自己人,但是皇位传到下一代之后,那些王爷和皇帝的关系可就远了。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

永乐大帝朱棣想着,所以啊,他登基之后对藩王更加的防备,逐步撤了他们的权力,当成猪圈起来养,以防后患。

第146章

【朱元璋给予诸子军政大权,当时元朝的残余势力逃到了北边,被称作北元。燕王朱棣的封地又在北边,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出征的机会。

朱元璋也说,有朱棣在,无北顾之忧。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朱棣和他三哥朱棡一同讨伐叛逃的官山卫指挥乃儿不花。这个乃儿不花原本是北元的太尉,在投降了明朝之后成了官山卫指挥,没过几年又叛逃回了漠北。

朱棡不敢进攻,相比之下朱棣英勇善战,击败了乃儿不花。

这一战,让朱元璋看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对朱棣加以重用,时常派朱棣出征,同时给予朱棣节制其他王爷和边境兵马的权力。】

唐高祖李渊想到,可不是嘛,他也是看中二凤的军事实力,所以每回都派二凤去打仗,往往也都是大胜而归,没有想到是助长了二凤想要当皇帝的野心。

若是别的将领,如此的功高震主,就得有所防备了,偏偏二凤是他的亲儿子。

哎,果然是想要马跑,得让马儿吃草。

【在朱元璋的时代,各国的王爷都有军权,手底下有兵,大多都目无王法,违法犯罪的事情干了不少,只有朱棣没有作奸犯科。

朱允炆想要削藩的时候,“建文三傻”中的二傻吵了起来。

一个建议削藩先削实力最强的朱棣,再削其他藩王;一个觉得朱棣没有做下犯法的事情,应该先削有罪的藩王,最后再收拾朱棣。

朱允炆觉得先削有罪的藩王,名声上要好听一些,便采纳了这一建议。】

洪武大帝朱元璋对朱棣又高看了一点,看来朱棣也是认真在听朱标的教导的,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是个好孩子。

如果朱标教不好儿子,那就效仿宋朝,兄终弟及吧。

现在想这些还为时尚早,朱允熥年龄还小,且和朱高炽同龄,先比较一番,若是能够成才是最好不过。

私心里,他还是希望皇位能落在朱标这一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