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39章(2 / 2)

唐高宗李治听到这里不满意了,怎么是李贤坑了王勃呢?明明是王勃品行不端,身为李贤的幕僚,不劝阻李显斗鸡,还作檄文助长这种不正之风。

不过想到王勃当时的年龄,好像确实对王勃要求太苛刻了一点。

王勃当年也是少年心性。

虽然天幕在为王勃叫屈,但他并不打算改变什么,觉得像王勃这种人还是不要放到皇子身边为好,容易把人带偏。

在听到天幕说他夸一个死一个时,有点怀疑他的两个优秀儿子会不会都是武则天杀的。

哪能这么巧,优秀的儿子全死了,只剩下不中用的儿子?

这个想法只出现了一瞬就被他赶出了脑海,武则天应该不至于吧,这可都是她的亲儿子。而且就算是为了权力也没有杀子的必要,武则天现在的权力就已经与皇帝无异。

说武则天为了权力杀子,为什么不说武则天为了权力把他也给杀了呢?

第117章

唐高宗李治认为,武则天如果是为了权力,完全没有必要杀子,有他这个丈夫在,武则天都可以帮他处理朝政,换成李弘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李弘的身体比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李弘身体欠佳的时候,是由戴至德、张文瓘等辅臣帮着处理政务。可以说,将来李弘如果继位,身体状况不佳的时候还是要像他一样依赖武则天处理朝政。

这对武则天来说,他和李弘由谁来当皇帝完全没有区别。

想到李弘的身体,李治十分的忧愁,期待天幕再次盘点名医系列。

【说到李贤的死,倒确实是武则天杀的,新旧唐书都是这样记载的,没有什么争议。】

唐高宗李治懵了,为啥啊?

武则天也懵了,和李治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太子李弘也疑惑不解。

【李贤不像唐高宗李治和孝敬皇帝李弘那样身体不好,他的身体倍儿棒,处理朝政过于尽心尽力,好评如潮,不需要武则天插手,可能真的是武则天掌握权力的绊脚石。

武则天似乎是不喜欢这个儿子,多次写手书责备太子李贤。她亲自撰写《少阳政范》和《孝子传》让李贤阅读。

少阳是东宫的意思。

看武则天这意思,似乎是认为太子李贤不懂如何当一个好太子,好儿子,需要看这两本书,活成武则天希望看到的模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