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86章(2 / 2)

这兄弟两的言论都是建立在永王造反的前提下的,各有各的依据。】

苏轼:“话中的意思是他所想,可天幕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他有种想吐的感觉……”

苏辙:“……他可没说这样的粗鄙之语。”

【李白成为永王的入幕之宾时,作《永王东巡歌》,抒发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宏伟目标。

然而永王起兵短短三个月就兵败,李白想得到唐肃宗任用,作《为宋中丞自荐表》,表明自己是被胁迫的。】

第90章

天幕下的众人各有各的见解。

一部分人认为:李白作《永王东巡歌》时已然在永王帐下,这首诗肯定也是被胁迫下写的。在永王伏诛后,李白终于有了澄清的机会,作《为宋中丞自荐表》为自己辩白。

另一部分人认为:李白没有察觉到永王的野心,稀里糊涂地跟着永王造反了。

少部分人认为:永王是冤枉的,擅自出兵只是因为报国心切,想要收复失地。李白意气风发想要跟着永王大干一场,没想到永王被冤杀,自己也入狱。

【真相如何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了,我们只能从李白的诗词中猜测一二。

值得一提的是岑夫子、丹丘生、汪伦等人没有诗文存世,却也在教科书上有姓名,概因李白入选课本的诗中提到了这几人。

所以,成不了牛逼的人,就尽量结交牛逼的人,有很大的益处。】

天幕下的众人:“……”能够结识牛……牛逼的人,自己也得有过人之处吧?

天幕上出现了《与韩荆州书》的节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伴随着ai朗诵的这段文字,出现了少年李白舞剑的身影,青年时期的李白斗酒挥毫作诗的豪迈。

好一句:“心雄万夫!”

【永王兵败,李白入狱,被宋若思等一众官员相救,总算出了牢狱,在宋若思那当幕僚。

这个宋若思就是宋中丞,他的父亲和李白有交情。

李白认为自己有大才,不满足于一个小小的幕僚,想要报效朝廷,于是作《为宋中丞自荐表》,结果却是弄巧成拙。

唐肃宗一看,这还有个漏网之鱼,管你是不是被胁迫的,于是将李白给流放了。】

李隆基:“……”哪有抓着一件事罚两次的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