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科幻灵异>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第329章 英雄不总是正确的!蒂斯戈:低温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29章 英雄不总是正确的!蒂斯戈:低温核(1 / 2)

第329章英雄不总是正确的!蒂斯戈:低温核聚变绝对安全!

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基地,中心楼,一层会议室。

张硕坐在圆桌左侧的位置,开口讲起了最新研究的理论内容,也就是有关混乱力场实验中,混乱力场到强子转化强度波动不可控的问题。

其中主核心就是弱力影响产生量子纠缠,量子纠缠针对力场转变会产生扩大效应影响。

他大致介绍了一下,随后又针对量子纠缠的影响说了一部分,也提到其基础就是弱力的影响。

在讲解完以后,张硕就坐了下来。

现场的人还在消化好。

大多数人都保持安静,只是低头沉思着,有些人则在和旁边的人小声讨论,“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量子纠缠。”

“我们的实验和量子应该没有任何关系吧?”

“量子纠缠怎么会影响到混乱力场到强力的转变?如果是理论,底层肯定有很多数学分析吧?”

“这是最新的研究成果?”

会场讨论了很久。

于飞也和张硕说了几句,随后宣布会议继续进行。

他们研究了很长时间的方案,被一句话否定了,其他人也很难再说什么。

刘明坤则直接拿出了新方案,并简单做了介绍,“我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实验,也能一定程度上验证理论。”

“按照其理论基础,以此就能弱化量子纠缠的影响,降低混乱力场到强力的转变,并把其控制在一个低波动区间……”

这就是张硕团队依靠新理论研究出的方案。

实验方案,可以理解为一大堆参数取值的集合。

实验是固定的,就是进行粒子对撞实验,制造出大批量超子后,混乱力场实验组进行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

区别在于不同的参数控制,而参数包含很多内容,比如说超子数量控制、磁场强度、超子的速度控制、温度控制,等等。

刘明昆拿出的方案打印了几十份,他分别把方案发给了每个人。

所有人都开始认真的看。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大家都浏览了一遍,于飞就开口问道,“大家怎么看?可以随意发言,我们讨论一下。”

好半天,没有人说话。

别说是意见了,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也让会场显得有些尴尬。

下一步就是举手表决。

大部分人都同意的情况下,实验就会按既定计划进行。

当然,举手表决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实际上谁都知道,只要张硕提出来,实验就一定会进行。

这就是他个人的影响力。

因为其影响力太大,也造成好多人都还没有看明白,就直接举手支持了。

于飞率先举手支持,其他人也跟着举手,有几个国外学者,包括蒂斯戈-约翰逊、包括乔-德尼尔-吉尔伯托,他们一直看着会场中的情况,最后看到大部分人支持,也只能带着不满举起了手。

虽然不是全票通过,但因为绝大部分人支持,方案还是直接通过了。

在方案确定下来以后,刘明昆、郭华分别发言,说明了一下方案中一种特殊的实验需求,也是让实验组做准备。

等没人再有疑问,于飞就宣布会议结束,“实验方案会上传到平台,各组也安排实验准备。”

“就到这里吧。”

……

会议结束。

郭华、刘明昆跟着张硕一起走出来,到中心楼前的广场转了转。

张硕倒是心情很不错,他朝着商业区方向走着,还赞扬了基地的建造情况,“才刚开放没多久,很不错啊。”

“我没去过日内瓦,据说那是个开放的小镇,感觉这里也不差了。”

刘明昆和郭华跟着说了几句,但明显是有心事的样子。

一直走到了商业区边缘,刘明昆忍不住开口问道,“主任,刚才会议上你为什么不讲的更细一些呢?”

“比如,再说一下我们对于实验的理解,我们的理论非常好。”

“现在这种情况,感觉好多人还没有接受。”

郭华在旁边补充了句,“什么‘没有接受’,完全就是不服气。那几个外国人,尤其是那个约翰逊,像是于主任、石组长,也都没说什么,估计也是因为主任你,才同意方案的。”

“这就够了。”张硕很淡然的说了一句。

“啊?”

郭华和刘明昆满心不理解。

张硕笑道,“我是说,因为是我同意方案就够了。”

他解释道,“你们想想,我们的理论完善吗?”

刘明昆和郭华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他们的理论很难说完善。

弱力研究实在太复杂,想表达清楚都不容易,只能用数学构架一些模糊的关联。

有关量子纠缠影响到实验,倒是有更清晰的构架,但说服力依旧不是很强。

张硕道,“我们的理论本身就不完善,而我们拿出的方案,就是希望利用实验来验证理论。”

“因为理论不完善,即便做再多的解释,它同样是不完善的。”

他说着停了一下,随后继续道,“你们再想一想,即便理论完善又能怎么样呢?”

“还是会有很多人不相信。”

“理论,完善不完善很难说,现在做新物理方向的研究这么多,有一些理论能说的天乱坠,解释的非常通透,但就是正确的吗?”

“不管怎么说,理论就是一些数学表达而已,其中包含了很多设定和架构内容。”

“总之,要以理论来说服别人是不可能的。”

“不管怎么样,最后还是要依靠对我的信任,或者说我个人的影响力,来确定实验方案。”

“方案能通过,不是因为理论的完善,就只是因为我而已……”

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

换做是其他人,拿出再完善的理论,方案也一定不会直接通过,最少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讨论,很多人一起共同研究,才能把实验方案确定下来。

这是混乱力场的实验。

每一次的实验,其基础都是强子对撞,几千人参与的实验,传到平台上的数据,会有几十万人进行研究。

实验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每一次实验都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所以只是拿出个方案,即便背后的理论再完善,也不可能确定下来。

这种事情只有张硕能做到。

他依靠的不是完善的理论,而是他个人的影响力。

……

中心楼会议室。

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但还是有几个人没走,包括于飞、石秋玲、廖振宇,也包括蒂斯戈-约翰逊和乔-德尼尔-吉尔伯托。

他们都是混乱力场项目团队的核心人物。

蒂斯戈-约翰逊、乔-德尼尔-吉尔伯托,都是国际组最有影响力、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背后都有大型的团队,过往的实验中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和贡献。

实验数据工作、理论以及研究方面,他们都做了很多工作。

原本的设计方案,也是他们和背后团队跟着一起研究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