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巨浪> 第十章死亡威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死亡威胁(1 / 2)

五日夜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居住在巴尔迪摩的突然而至的,如同死神召唤般的呼啸声从睡梦中惊醒。至少有上万名平民在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前就被从#x5929#x800c降的烈焰与钢铁夺去了性命。

炮击巴尔迪摩的序幕从十点四十五分正式开始。

在短短五分钟之内,四十四艘整齐停靠在距离巴尔迪摩大概四十五公里处的海面上的战舰通过急促齐射的办法,向该市人口最密集的,以工人为主的三处居民区投掷了至少四千枚重型炮弹。这五分钟的炮击也创造了一个至今都没有打破的记录,即单一舰队在五分钟之内投掷总量为三千四百六十七吨的弹葯!

当时,为了提高节的开火速度,炮手甚至采用了违规的操作方法。

一般情况下,战列舰主炮的射速受到了三个主要因素的限制。一是弹葯的装填速度,二是火炮身管的冷却速度,三是弹葯的提升速度。

在采用了半自动装填机,即借助机械力量的情况下,弹葯的装填速度比较容易解决,与人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只受到装填手个人素质的影响。

虽然当时帝国海军还没有在大口径节上采用可燃或者半可燃的葯筒,仍然用葯包的方式来装填发射葯,但是帝国海军拥有素质最好的炮手,并且在战列舰上解决了需要定角装填的问题,从使战列舰主炮的理论射速达到了每分钟二枚。这也几乎是采用分装炮弹的大口径节的最大射击速度了。

因为采用的是短促急射的方式,且任何大口径节的炮管外都有一层热护套,能够迅速分散发射炮弹时产生的热量,减小炮管地变形程度,有效的保证炮弹的准确性。因此,只要控制住急射的次数,一般就不用考虑火炮身管的冷却速度。当然,在急促射击之后,必须要等待二到五分,给炮管足够地冷却时间,才能再次开火。

当时,制约大口径节射速的关键因素就是弹葯的提升速度。

任何大口径节的弹葯都是储备在位于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的主炮弹葯舱内的,而重达数百公斤,甚至一吨多地炮弹,还有总重上百公斤,甚至数百公斤的发射葯都需要通过机械装置从弹葯库提升到炮塔内。而按照严格的战斗操作规范,炮塔内绝不能储存炮弹与发射葯,只有在打出了已经装填好的炮弹之后,才能够提升弹葯,进行再装填作业。而扬弹机的工作效率是有限地,大部分战列舰上都配备有二部扬弹机,正常情况下能够在一分钟内提升二枚炮弹,紧急情况下能够将作业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从而确保每分一轮的齐射。因此,要想到达每分钟二轮的理论极限射击速度,并且将这一状况保持五分钟,就必须在炮塔内储备至少五组弹葯。

显然。在海战中。这样地情况绝不允许出现。

只是。现在第四舰队地大型战舰根本就没有受到来自海洋上地威胁。甚至连来自岸上地威胁也没有。

为了提高炮击速度。炮手在开火前就提前提升了弹葯。将其储备在了炮塔内。

其实。这也得怪设计人员。因为炮弹会出现故障。火炮也有可能出现故障。所以任何一座炮塔内都配制有用于取出故障弹葯地装置。并且设置有可以储备数枚炮弹地弹葯架。以便在紧急地时候用来临时储备弹葯。

设想。如果没有这些设备与弹葯架。就算炮手将弹葯提升了上来。也没有地方可放。

本着“法不责众”地原则。杨定方与白佑彬都对炮手地这些违规操作睁一眼闭一眼。并没有追究谁地责任。

当然,这种往往用于对海作战的急促炮击收到地效果也非常明显。

巴尔迪摩不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却是美国非常重要地工业中心,而且是重工业中心。当时,巴尔迪摩有美国最大的钢铁厂,轮机厂,以及其他专门制造重型设备,或者是生产重要工业原料地工厂。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厂几乎都是为同样位于切萨皮克湾的造船厂建造的配套工厂。

比如,巴尔迪摩的钢铁厂就专门生产舰船用钢材。当时,美国海军战列舰所用的装甲钢板中,有近三成来自巴尔迪摩。另外,巴尔迪摩还有美国最大的轮机厂,并且主要生产的就是舰船用的蒸汽轮机。

这种在港口与造船厂密集地区设置配套工厂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非常常见。

比如,在帝国的江南造船厂附近,就有以无锡为核心的钢铁生产基地,有以杭州为核心的船用设备生产基地,有以南京为核心的电子设备生产基地,以及以宁波

的化工业基地。

虽然在以往的战争中,因为受到了技术条件,以及战争手段的限制,很少直接打击对方的工业基地,但是任何一名拥有战略眼光的将军都应该清楚,摧毁一座工厂的意义绝对比干掉一支舰队重大得多。比如一座大型轮机厂生产的蒸汽轮机可能用在数种级别,数十种型号的战舰上,如果能够摧毁这座工厂,就能导致这些战舰无法建成。如果这名将军的眼光再放长远一点,就会认识到,干掉一个工厂的工人,要比摧毁工厂更加重要。比如建造一座工厂需要投入的只是资金与部分建筑工人,并且采购部分工业设施,而培养一名纯熟的技术工人需要的却是长达数年的时间,以及十多年的生产经验。

正是如此,白佑彬才选择首先炮击工人聚居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