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九锡> 309【诛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09【诛心】(1 / 2)

赎买的含义很好理解,庆聿怀瑾觉得陆沉一定会狮子大开口。

果不其然,只听他淡然说道:“我已经收到萧大都督的军报,令兄虽然白跑了一趟,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路途上,但他最终没有走进陷阱,算是悬崖勒马避免更加惨重的损失。正因如此,他才有资格参与这场谈判,否则令尊就得花费一个很夸张的代价,将你们兄妹赎回去。”

庆聿怀瑾先是心中一喜,虽说陆沉在她眼中肯定不是正面印象,但她相信对方没有必要欺骗自己。

脱离白天的杀伐,冷静下来之后,她最担心的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领军前往东阳路的兄长。

淮州军一天攻破河洛,说明陆沉对整场战役的局势洞若观火,而他根本没有率军回援汝阴的打算,意味着汝阴城肯定守不住,那里将是萧望之给庆聿忠望准备的陷阱。

万幸……

庆聿怀瑾暗暗松了口气,这时想起陆沉后面那句话,不由得瞪了他一眼,道:“然后呢?”

陆沉暗道这女子果然改不了从小到大养成的娇贵脾气,稍微温和一些她就敢蹬鼻子上脸,直入正题道:“令兄现在应该在回河洛的路上,我不希望他和那一万多骑兵进入京畿之地。你给他写封亲笔信,让他带兵北上待在河南路境内。”

“就这样?”

庆聿怀瑾略微不敢置信,迟疑道:“这就是你开出的条件?”

“没错。”

陆沉点了点头。

庆聿怀瑾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然而还没等那股惊喜涌上心尖,她便听陆沉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是我不欺负伱的条件,如果令兄不在意你的生死乃至清白,非要领兵来河洛看一眼,那我只好遂了他的愿。”

一场空欢喜。

但是这次庆聿怀瑾没有失态,因为陆沉确实不是那种愚蠢的人。

陆沉继续道:“其二,让谋良虎带着部属继续西撤,一直撤出京畿之地,待在江北路境内好生总结这一战的经验教训。简而言之,你朝军队不可接近河洛城三百里之内,时间期限为一个月。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保证你这段时间不会有危险,至少可以安安稳稳地待着。”

庆聿怀瑾思忖片刻,缓缓道:“好,我答应你,但是我不能确保他们会这样做。”

“这封信怎么写由你决定,我只看结果,然后做出对应的选择。”

陆沉的回应决然而又冷厉。

庆聿怀瑾不禁气馁,对方占据绝对的优势又油盐不进,她委实没有扭转局势的法子。

道理讲不过,动手打不过。

她轻轻吸了口气,强行平复心情。

陆沉随即说道:“现在我们来谈一谈赎买的代价。”

“你说。”

“第一,废弃伪燕帝位,大齐和景朝以河南路为分界和平共处。目前伪燕境内的东阳路、沫阳路以及河洛城重归大齐治下。伪燕境内余下的河南路、渭南路和江北路这三片地区,暂时可以自治的名义保持中立,作为大齐和景朝之间的缓冲区。”

庆聿怀瑾本来不想打断他,此刻终究忍不住,微讽道:“你不如让我朝纳贡称臣。”

陆沉笑道:“你朝陛下若有这样的想法,我肯定不介意。”

庆聿怀瑾气道:“你连好赖话都听不出来?这种条件想想都知道不可能,你真以为我有那么重要?”

“其实我已经给了你朝陛下很大的面子。”

陆沉目光锐利如刀,继而道:“河洛城与东阳路本就在我军的掌控之中,沫阳路也有近半疆域被我军夺回,而这段时间厉大都督只是在积蓄力量,不代表他没有收拾牛存节的能力。如今河洛被破,伪帝身死,伪燕朝堂近乎瘫痪,牛存节在失去后方支援的情况下,战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庆聿怀瑾被他的眼神刺得微微发慌,同时心里不得不承认他的分析没有丝毫夸大之处。

可她不能在面上弱了气势,便强撑着说道:“陆沉,你们眼下的确占尽优势,可是我必须提醒你一件事,我朝已经平定赵国,四十余万大军即将休整完毕。我朝陛下不可能放任你占据河洛,只要你一日不撤,大军便会源源不断南下,迟早会将战火扩大到淮州境内。”

陆沉笑而不语。

庆聿怀瑾认真地说道:“所以我劝你见好就收,不要贪多嚼不烂。”

“能不能守住河洛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你只需将我的要求亲笔写下来。”

陆沉的态度一如既往,似乎显得很自负。

庆聿怀瑾却不相信他会真的死守河洛,仅靠城内这几万兵马绝对守不住。

如今淮州军刚刚收复东阳路的大片疆土,萧望之也无法抽出多余的兵力支援河洛。

应该是讨价还价的套路。

一念及此,庆聿怀瑾渐渐冷静下来。

她没有继续争论那个话题,转而道:“第二?”

陆沉悠然道:“第二,两国以官方的名义签订友好盟约,保证互不进犯,需要天子用印加盖。当然,这份盟约的内容由两国使臣商议拟定,我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保证两国完全平等,不存在任何高低之分。”

这又是一个不可能的要求。

原因很简单,景帝这两年忙于彻底吞并赵国因此无暇南顾,不代表他会长久地坐视南齐偏安一隅。

如今伐赵之战接近尾声,景朝大军休养生息,下一步自然就会将目光对准南方,这个时候怎么可能签订这个劳什子友好盟约?

反倒是南齐需要时间消化收复的疆土和民心,将这些地盘变成自己牢牢掌控的疆域。

其实对于景朝君臣而言,这份盟约即便签订也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时机成熟之后自然可以单方面撕毁。

问题在于景朝君臣本不需要套上这层枷锁,也不必为此背负一个言而无信的恶名,他们想什么时候南下就什么时候发兵,何必考虑到千百年后史书上的评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