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家祖左宗棠> 第25章:靖海级防护巡洋舰,镇海号装甲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5章:靖海级防护巡洋舰,镇海号装甲巡…(2 / 2)

因此,靖海级采用4座圆筒锅炉和两台短冲程4缸3胀往复式蒸汽机,双轴推进,最大输出功率8500马力,航速为21节。

但在强压通风下,靖海级可以输出1万4千匹马力,航速高达23.5节,是不折不扣的海上飞毛腿。

至于武备方面,靖海级火炮依然采用全速射炮的配置,主炮为3门阿姆斯特朗40倍径6英寸速射炮,1座安在艏楼,两座安在艉楼,按中轴线分布。

副炮为6门阿姆斯特朗40倍径4.7英寸速射炮,安装在两舷的耳台上。

小口径速射炮方面,靖海级选择了10门哈奇开司40倍径47毫米速射炮、8门哈奇开司20倍径单装37毫米速射炮和8挺11毫米格林快炮。

相比于皮埃蒙特级,靖海级虽然放大了近600吨,但却削减了1半的主炮。

不因为其他,只是原舰的火力实在是猛的吓人,2400吨的皮埃蒙特号,火力比4150吨的吉野号还要强出1头,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在靖海号愉快的交流中,阿姆斯特朗公司开始与南洋方面洽谈装甲巡洋舰的建造。

在装甲巡洋舰的选择上,南洋海军就要慎重的多。

1来是这艘装甲巡洋舰很有可能成为南洋海军的旗舰,其性能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保证。

2来是纵观各国装甲巡洋舰,确实没有什么比较合适的。

因此南洋只能退而求其次,以皇家海军“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为基础,进行设计改进。

南洋对此的要求很简单,即价格不得高于40万英镑,吨位不低于5300吨,航速高于19节。

这项设计工作依然是由菲利普?瓦茨爵士来主持的。

而瓦茨的动作也非常迅速,初版的设计图和预算在1890年1月,与靖海级的合同1起送到了福州船政局。

随后,左念微立即召来了魏瀚等船政工程师对设计图进行分析改进。

“水线带装甲可以再扩大1点,吨位可以继续再放大1百吨左右,应用新型镍合金钢应当可以保证很好的防护。”

1条条意见被高效的汇总起来,在经过了数轮磋商后,合同在1890年8月成功签订。

这艘装甲巡洋舰,单舰总费用为39.8万英镑,工期不超过3十个月。

这艘战舰预定名为“镇海”号,在1890年12月开工建造,由阿姆斯特朗公司在泰恩河畔的埃尔斯威克造船厂建造。

相较于母型“奥兰多”级,镇海号在武备、装甲和动力系统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但在外观和布局上还是能够明显的看出两型战舰之间的承袭关系,只不过内部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镇海舰全长326英尺,宽55.5英尺,吃水21英尺,正常排水量5600吨,是南洋海军最大的1型战舰。

镇海号的舰体为钢制,核心区域的防御由水线装甲带、装甲甲板、前后装甲隔舱壁共同构成1个装甲盒子。

对于防护,南洋海军也是下了血本,临时选择了最新式的镍钢装甲,即哈维装甲,使得这条装甲带的厚度较“奥兰多”级大幅度降低,为8英寸厚,但可以轻松抵挡8英寸炮弹的轰击。

狭窄的水线带装甲1直是奥兰多级的弊病,但随着新式装甲的运用,这1问题也得到了1定的解决。镇海号降低了装甲的厚度,就节省了重量,节省下来的重量就可以大幅增加了装甲带的高度,扩大了保护的范围。

至于纵贯全舰的装甲甲板,镇海号最终采用了“穹甲”样式,平坦部分最大厚度为1英寸,倾斜部分则为3英寸。

对于战舰的大脑,指挥塔,镇海号也安排了足够的装甲保护,最厚的部位为8英寸。

除非遭到3景舰的320mm巨炮直接轰击,不然不会有太大的损伤。

但3景舰,这3艘战舰3门炮,在整个海战中加起来也就开了十几炮,而且全部没有命中,因此左念微也不是很担心。

在动力系统上,阿姆斯特朗公司采用了较高的配置,由4台锅炉与两台4缸3胀往复式蒸汽机构成,双轴推进。强压通风时,最大输出功率达14000匹马力,航速20节,强压通风下可输出16000匹马力,航速可以达到21节。

武备方面,南洋海军依然重视速射炮,镇海号的主炮选择了两门阿姆斯特朗40倍径8英寸炮,在艏艉的上甲板上沿中线各置1门。

副炮选择了10门阿姆斯特朗40倍径6英寸速射炮,全部安放在两舷的上甲板,前后4门火炮设有耳台。

小口径速射炮上,镇海号拥有16门哈奇开司40倍径47毫米速射炮、10门哈奇开司20倍径单装37毫米速射炮和6挺11毫米格林快炮,可以应对诸如鱼雷艇等小型舰艇的袭击,也可以压制水兵们的跳帮作战。

当镇海号的合同签订的时候,可以预见的,整个远东都将掀起1股风潮。

而南洋并不准备对此进行保密,因为只有给日本适当的压力,才能逼日本提前动用海军经费。

当然,左念微知道,也不能把日本人逼急了,万1她们狗急跳墙去买战列舰,那左念微保不齐就要提前撕破脸皮了。

那么,那个时候,南洋的敌人可就变成了日本+北洋+满清了,面对这样的敌人,南洋必死无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