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将军好凶猛> 第48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486节(2 / 2)

“还是值得去做的,”徐怀说道,“动员这么多人马,汝蔡就可以震慑住敌军轻易不敢强攻我们的城塞,就能有效减少我们的伤亡。当然,更为重要的,至少三五年内,我还不想与朝廷关系进一步紧张、恶化下去。仅仅依靠京襄的人力、物力,守住中路是没有问题,但想反攻出去、甚至在东西两线畏首畏尾的情况下,我们还想先收复河洛地区,京襄的人力、物力就有所不足。我们是不指望朝廷能给多少的支援,但也不能让他们将商路给掐断了,更不能让他们豁出去拖我们的后腿,甚至兵戎相向……”

建继帝驾崩之后,为应对接下来会恶化的局面,徐怀做了很多犯忌讳的事——即便已经发生与即将到来的血淋淋事实,无一不证明徐怀诸多作为的必要性,但猜忌一旦形成,就不要指望能轻易消除。

目前朝廷对京襄尚且容忍,无外其他,一方面是需要京襄出力守住中路防线,另一方面就是在此时坐于龙椅之上的那个人眼里,京襄还不足以构成真正的威胁。

倘若京襄今年秋冬游刃有余的动员二十万兵马,颇为轻松的就抵挡住赤扈这次中路攻势,朝中有些人的心态,会不会就此发生微妙的变化?

当然或许会有一些趋炎附势之徒,转变对京襄的态度。

然而这些趋炎附势之徒,无论态度怎么转变,影响都非常的有限,也并非京襄所急需。

真正令人担忧的,还是朝廷会进一步加强对京襄的钳制。

也千万不要觉得在彻底撕破脸、大动干戈之前,朝廷对京襄就没有进一步钳制手段了。

整个京襄地区,仅有监利等地能出产极少量的食盐,距离京襄四百余万人口、数十万头牲口、每年高达四千余万斤食盐的需求,有着极大的缺口。

天宣年间京襄地区的食盐主要来源于三地:

其一是河东路蒲州所出之池盐,其二乃江淮所出之海盐,其三乃川蜀所出之井盐。

河淮、河东陷落敌手后,盐商从朝廷获取盐引,从川蜀、江淮贩盐供给京襄,除了保证京襄人畜所需外,京襄制司还能从每斤在京襄销售的食盐分享十钱的盐税。

单此每年能给制司提供四十多万贯的岁入,约占到制司目前榷税收入的四成。

倘若朝廷从这方面对京襄加以钳制,即便不直接掐断对京襄的食盐供应,但除了抹除之前的盐税分成外,还额外加征盐税,京襄会损失多少?

除了食盐,京襄目前缺口较大、需要从外部大宗购入的商货还有布匹、桐油、草药、铜银、皮革、牲口等类,一旦外部掐断供给或提高过税,都会给京襄或大或小的潜在损失。

除此之外,更关键的是京襄日后对外的商货输出,同样要受到朝廷的制衡。

楚山早年所出的铁器、茶叶、瓷器、蜡烛等商货,除了内部消耗外,主要是往荆襄地区贩售,仅将一小部分商货运到江夏、岳阳、建邺、扬州、成都、庐州等地售出,主要也是方便设点、打通商路。

一方面是楚山内部的消耗极大,一方面是楚山的生产规模还很有限,仅襄荆地区就已经完全能容纳楚山早年的生产溢出。

制司成立之后,上百万流民需要安置,同时需要进行配套的水利、道路、城寨修缮建造,还需要为扩军储备大量的鞋服兵刃铠甲战械以及营舍,内部巨量的消耗更像无底洞一般,吞噬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物资。

今年以来京襄对外输出主要以茶叶、木料等有限的物资为主,规模还相当有限。

京襄过去一年足足产出两千五六百万斤铁料,甚至都不能满足内部的需求。

不过,这一切只是暂时的。

新式水轮机近一年的试用,效用之佳出乎世人之想象。

目前已正式成立云阳特别行营,要在伏牛山南麓打造第一座划时代的工造城镇。

到年底之前,仅云阳铁料年产出就突破四千万斤,整个京襄的铁料产出将高达六千万斤。

这时候即便京襄内部的消耗依旧占到极大比例,但也将具备条件对外进行大规模输出了。

京襄(楚山)之前对外输出铁料,主要是在淮源、南蔡等地形成铁器制作中心,以一件件锻铸成形的铁器对外输出。

这个规模是非常有限的,每年能往外输出一百万斤铁料就顶天了。

不过,锻铸成形的铁器附加值较高,也在淮源、南蔡等地聚集成千上万的铁匠专司其事。

然而接下来京襄将计划对外直接输出铁料,初步计划就要达到两千斤万规模,后期计划利用近乎超越这个时代的冶炼技术以及汉水、长江便利的水运条件,彻底垄断整个江淮、荆湖、川蜀以及福建、广南等的铁料供给。

京襄辖两府四州,虽说已经具备一定的纵深,人口也超过四百万,但相比较大越此时所统治的地盘、人口,还是相当地狭人稀的,资源也谈不上充足。

京襄倘若短时间不想通过直接占领的暴力方式去扩大各项资源的攫取,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铁料等优势商货的对外输出,换取京襄紧缺的资源,用以支撑后续对赤扈人的战事,直至将赤扈人驱逐出去、收复中原。

然而想做到这一步,除了京襄自身在某些领域保持足够强的优势外,还需要外部市场不对京襄封闭。

第四十九章 接应

雪山之巅覆盖着雪白的冰川,在太阳的照耀下仿佛闪烁光芒的王冠——冰川之下是没有树木覆盖,直接暴露在苍穹之下、浑黄嶙峋的山体。

虽说距离极远,但坐在破旧马鞍上的苏蕈,还是感受到那巨大岩体带来的冷峻、荒寂。

山脚则覆盖上苍翠蔓延的草甸,一头头黑色的牦牛,远看像是散落草甸间的黑珍珠——有一队蕃骑骑着马停在远处的一座山岗上,警惕地注视这边。

“他娘的,九月中原还有穿短褂子的,这儿一阵阵鬼风刮过去,人都有些瑟瑟发抖了!”徐惮瞥眼看着远处的蕃骑,跟苏蕈讨论起天气温凉来。

最初计划仅使苏蕈率部编入武装商团南下,但徐惮得知接下来整个京襄都要坚决贯彻中路防御的战略思维之后,料得今年秋冬整个汝蔡前线都不可能有多少冲锋陷阵的机会,死活要跟着南下。

几番纠缠,最终使徐怀松了口,徐惮得以一并南下。

此时已经进入九月,苏蕈、徐惮他们南下后,已经穿越大理国,进入前朝时期的白狼国地区。

这里位于后世横断山脉的西南边缘地带上,地形切割得没有那么厉害,地形相对开阔,更接近高原地貌,断断续续的雪山在视野极远处断断续续呈现。

他们是以商团的名义西进,但人马规模较大,装备又极其精良,沿线蕃人部族不可能不加以警惕。

即便徐惮、苏蕈他们在这里停留休整有好几天了,拿出从善巨郡收购的茶盐布匹,跟当地的部族进行交易,也始终有蕃骑在左右监视着他们的动静。

“苏军侯、徐军侯,应该是魏老白他们回来了……”

一名侍卫高兴地指向北面叫起来。

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scriptgtread_xia()/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